使命型政党视阈下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内涵、特点与实现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1-11-18 00:39
  使命型政党是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政党类型光谱中的定位的新视角,也是理解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新视角。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党性在时代内涵上体现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哲学党性、充分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的阶级性、维护团结统一的组织纪律性,以及通过不断自我革命所保持的先进性。这些内涵呈现出人民立场的价值导向、自我调适的规律导向和知行合一的实践导向。要推动使命实现必须要强化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党性实现,以党性教育、党性修养和制度保障三个方面作为主要着力点,通过个体党性的内化与外化,推动"组织应然—个体实然—组织实然"路径的形成,最终得到党性实现。 

【文章来源】:岭南学刊. 2020,(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政党光谱定位的逻辑新起点
二、使命与责任:理解中国共产党党性内涵的新视角
    (一)哲学党性与理论创新
    (二)阶级立场与社会整合
    (三)组织纪律与团结统一
    (四)先进群体与自我革命
三、使命引领:中国共产党党性特点的三重导向
    (一)人民立场的价值导向
    (二)自我调适的规律导向
    (三)知行合一的实践导向
四、强化个体党性实现:推动使命实现的根本基础
    (一)实现路径:“组织—个体—组织”的内化与外化
    (二)实现方法:党性教育、党性修养与制度构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使命型政党的“生死伦理”——基于“老三篇”的一种文本阐释[J]. 李海青.  人文杂志. 2019(05)
[2]使命型政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基础[J]. 唐皇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3]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型政党[J]. 李海青.  江西社会科学. 2018(02)
[4]党性内化的特征、条件与微观机理[J]. 龚少情,项建春.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5)
[5]关于党性及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 梁道刚.  岭南学刊. 2015(02)



本文编号:3501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01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c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