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1-12-16 00: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发展,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整个帝国主义世界体系生产相对过剩的结果,这正是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的最集中的体现。面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本文将通过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重新确立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此外,列宁有关金融寡头垄断和资本全球流动等理论,必然会有效地指导我们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
二、关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形成
三、关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内容和历史地位问题的研究状况
四、关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全球化思想的研究
本章小节
第一章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节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
二、霍布森、希法亭、卢森堡及考茨基等人的帝国主义理论
本章小节
第二章 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科学阐释
第一节 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定义
第二节 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形成过程的论述
第三节 列宁对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一、生产的集中和垄断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和统治
三、资本输出形成了帝国主义对外剥削和压迫的基础
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五、世界上的领土已经被瓜分完毕
第四节 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的论述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第一节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中的全球化思想
一、列宁的全球化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二、列宁的全球化思想的构建
第二节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一、依附理论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继承
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帝国主义的腐朽与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是帝国主义寄生性和腐朽性的表现形式
二、金融危机对当今社会的警示作用
本章小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度依附对东欧和拉美一些国家改革的影响[J]. 赵光瑞,孙晓舟. 经济纵横. 2009(05)
[2]列宁全球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J]. 张晓忠.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9(01)
[3]浅析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J]. 陈美娟,刘亚洁. 法制与社会. 2009(03)
[4]列宁帝国主义论中的三条线索——对传统“五大特征论”的置疑[J]. 宋朝龙.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5]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研究述评[J]. 张晓忠. 商业经济. 2008(15)
[6]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时代启示[J]. 陈双凤,胡元志.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5)
[7]全球化与时代问题——列宁全球化思想的独特视角[J]. 丰子义.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7)
[8]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J]. 徐秀慧,熊丹. 法制与社会. 2008(14)
[9]帝国主义发展趋势不会改变——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解读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J]. 梁瑜静. 传承. 2008(06)
[10]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体系的建构[J]. 程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本文编号:3537392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
二、关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形成
三、关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内容和历史地位问题的研究状况
四、关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全球化思想的研究
本章小节
第一章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节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
二、霍布森、希法亭、卢森堡及考茨基等人的帝国主义理论
本章小节
第二章 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科学阐释
第一节 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定义
第二节 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形成过程的论述
第三节 列宁对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一、生产的集中和垄断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和统治
三、资本输出形成了帝国主义对外剥削和压迫的基础
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五、世界上的领土已经被瓜分完毕
第四节 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的论述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第一节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中的全球化思想
一、列宁的全球化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二、列宁的全球化思想的构建
第二节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一、依附理论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继承
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帝国主义的腐朽与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是帝国主义寄生性和腐朽性的表现形式
二、金融危机对当今社会的警示作用
本章小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度依附对东欧和拉美一些国家改革的影响[J]. 赵光瑞,孙晓舟. 经济纵横. 2009(05)
[2]列宁全球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J]. 张晓忠.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9(01)
[3]浅析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J]. 陈美娟,刘亚洁. 法制与社会. 2009(03)
[4]列宁帝国主义论中的三条线索——对传统“五大特征论”的置疑[J]. 宋朝龙.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5]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研究述评[J]. 张晓忠. 商业经济. 2008(15)
[6]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时代启示[J]. 陈双凤,胡元志.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5)
[7]全球化与时代问题——列宁全球化思想的独特视角[J]. 丰子义.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7)
[8]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J]. 徐秀慧,熊丹. 法制与社会. 2008(14)
[9]帝国主义发展趋势不会改变——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解读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J]. 梁瑜静. 传承. 2008(06)
[10]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体系的建构[J]. 程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本文编号:3537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37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