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社会建设与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12-17 23:39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却是相对滞后的社会建设,成为制约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十六大之后,党中央逐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将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列为和发展生产力同等重要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这个问题刚刚破题,需要我们汲取更多有益的国际经验。本文的主要特色在于,通过对以瑞典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与中国在社会建设层面的比较,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瑞典社会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启示,阐述了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机制和意义。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概念和涵义作了界定,说明中国与欧洲的社会建设各自的时代背景、社会基本制度、指导思想和发展动力。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以瑞典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构建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经验。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挑战与19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欧洲国家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以瑞典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的社会建设实践及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机制和意义。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和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两大任务,...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of Thesis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主要特色和方法
第一章 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涵义
    一、社会建设的涵义
    二、和谐社会的涵义
第二章 欧洲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启示—以瑞典为例
    一、欧洲社会建设的基本历程
    二、“瑞典模式”的出现
    三、“瑞典模式”的内容、特点与启示
第三章 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机制和意义
    一、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
    二、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机制
    三、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J]. 何子英.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02)
[2]黄庆南被砍事件背后[J]. 赵灵敏.  南风窗. 2008(01)
[3]兴国济世的优方良策——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时代价值[J]. 张泽森.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4]“让人讲话”与政治文明[J]. 李楯.  中国新闻周刊. 2008(02)
[5]完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 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J]. 赵海燕,张玉环.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7(04)
[6]瑞典模式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J]. 徐崇温.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7]社会民主、党内民主、民主执政范畴的基本内涵及逻辑关系——兼谈浙江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J]. 胡承槐.  浙江社会科学. 2007(04)
[8]欧洲福利国家的改革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朱贵昌,杨丽华.  科学社会主义. 2007(02)
[9]论利益结构与社会民主发展[J]. 石雪梅,曾令超.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10]中国视角下的“瑞典模式”[J]. 杨夏鸣.  社会主义研究. 2007(01)



本文编号:3541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41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5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