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思想及其对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12-19 09:09
  自从发生了机器代替人力的大规模工业革命,就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得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但是,伴随着日益增长的经济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自然界遭遇了空前的生态危机。在这样的境遇中,生态环境的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开始主张研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希望能够在马克思的启发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这样的生态危机,1973年中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这意味着中国的环保事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1983年中国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这些政策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对环境的关注、对环保的重视。本文是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主线,将马克思生态思想和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生态思想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相关研究。首先,对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做了一个总结,其次,综合马克思成长的生活背景,考察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形成轨迹,再次,梳理并归纳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另外,分析了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内容、特征和意义,并阐述了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挑战,最后,总结出马克思生态思想对新...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
        1.4.1 研究的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
2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形成轨迹
    2.1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渊源
        2.1.1 对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继承发展
        2.1.2 对培根自然思想的继承发展
        2.1.3 对黑格尔自然思想的批判继承
        2.1.4 对费尔巴哈自然思想的批判继承
        2.1.5 对近代自然科学成果的批判继承
    2.2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形成轨迹
        2.2.1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萌芽阶段
        2.2.2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形成阶段
        2.2.3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成熟阶段
        2.2.4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展阶段
3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人与自然的关系
        3.1.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3.1.2 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3.1.3 劳动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
    3.2 对生态危机产生根源的探究
        3.2.1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3.2.2 资本主义制度使生态危机矛盾加深
        3.2.3 科学技术的资本应用加速了生态危机
    3.3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具体表现
        3.3.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环境污染
        3.3.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物质断裂
        3.3.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工人们的病痛
        3.3.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挥霍奢靡的消费观
    3.4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
        3.4.1 尊重自然界客观规律是基础
        3.4.2 通过实践是根本途径
        3.4.3 利用科学技术是手段
        3.4.4 实现共产主义是目的
4 新时代美丽中国的源起和挑战
    4.1 新时代美丽中国与美丽中国建设的源起
        4.1.1 美丽中国的提出
        4.1.2 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内涵
        4.1.3 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基本内容
        4.1.4 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特征
        4.1.5 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
    4.2 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挑战
        4.2.1 公众环保意识不高
        4.2.2 生产方式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
        4.2.3 法律制度不完善
        4.2.4 社会环保措施不到位
5 马克思生态思想对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启示
    5.1 坚持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5.1.1 倡导理性消费宣传节约资源
        5.1.2 健全学校素质教育
        5.1.3 培养环保新风尚
    5.2 坚持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2.1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5.2.2 进行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
    5.3 坚持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加强法制建设
        5.3.1 加强政府的科学执政
        5.3.2 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5.3.3 打造生态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5.4 坚持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推进生态民生建设
        5.4.1 实行城乡融合
        5.4.2 成立环保民间组织
        5.4.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绿色发展思想在中国70年的演进及其实践[J]. 王文军,刘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2]伊壁鸠鲁原子偏斜理论对青年马克思的启示[J]. 王然.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09)
[3]生态文明与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J]. 陈延斌,牛绍娜.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19(03)
[4]马克思生态思想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启示[J]. 冯东亮.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12)
[5]新时代背景下美丽中国建设研究[J]. 吴媚霞.  湘南学院学报. 2018(06)
[6]改革开放40年来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的回顾与展望[J]. 张忠利.  中国环境管理. 2018(06)
[7]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及当代价值[J]. 邵光学,王锡森.  经济学家. 2018(12)
[8]习近平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重要论述的四维意蕴[J]. 王磊.  桂海论丛. 2018(06)
[9]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路径——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建构视角[J]. 翁洁.  学术论坛. 2018(04)
[10]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J]. 宋玉静.  长春大学学报. 2018(05)



本文编号:3544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44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6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