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一卷)的人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14:04

  本文关键词:《资本论》(第一卷)的人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资本论》(第一卷)的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主要梳理和概括《资本论》(第一卷)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探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生存境遇及人的本质、价值和发展,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启导和实践指向。 《资本论》(第一卷)人学思想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首先,是资本与人的本质的关系。在论述了资本的特性后,对人的类本质和现实本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表现进行了论述,探讨了资本的发展与人的本质的实现的关系。其次,,是资本增值与人的贬值问题。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分别进行了论述,进而提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实现人的价值的社会基础,集中讨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价值实现的状况。最后,是资本主义分工与人的发展问题。通过资本主义分工的形成和特点,揭示了资本主义分工与人的畸形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分工与人的能力的片面发展的关系,分析资本主义分工条件下人的生存和发展境遇,提出消除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条件和路径。 通过对《资本论》(第一卷)人学思想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论述,促进了《资本论》(第一卷)人学思想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发展,深入践行了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推动了当代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资本论》 人的本质 人的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3
  • 一、 研究背景10
  • 二、 《资本论》(第一卷)人学思想的研究现状10-12
  • 三、 研究的主要方法12-13
  • 第一章 资本与人的本质13-20
  • 第一节 资本的本质13-15
  • 一、 资本是被物化的生产关系13-14
  • 二、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14
  • 三、 资本的本质是实现自身的增殖14-15
  • 第二节 资本与人的类本质15-17
  • 一、 人的类本质的内涵15-16
  • 二、 资本形成过程中人的类本质的表现16
  • 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同人类本质的异化16-17
  • 第三节 资本与人的现实本质17-20
  • 一、 人的现实本质的内涵17-18
  • 二、 资本与人的现实本质的关系18-19
  • 三、 资本对人的现实本质的影响19-20
  • 第二章 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价值实现20-27
  • 第一节 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20-22
  • 一、 人的自我价值的内涵20
  • 二、物质财富的增长与人的社会价值的工具化20-21
  • 三、 人的自我价值的物化21-22
  •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22-24
  • 一、 人的社会价值的内涵22
  • 二、社会物质财富增长下人的社会价值的体现22-23
  • 三、 剩余劳动的榨取与人的社会价值的扭曲23-24
  •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价值实现的特点24-27
  • 一、 人的价值实现对物的依赖性24
  • 二、 人的价值的商品化24-25
  • 三、 人的价值实现的单一片面性25-27
  • 第三章 资本主义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27-35
  •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分工的形成和特点27-29
  • 一、 资本主义分工的形成过程27-28
  • 二、 资本主义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8
  • 三、 资本主义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化发展28-29
  • 第二节 资本主义分工与人的畸形发展29-32
  • 一、 简单协作下人的身心的发展状况29-30
  • 二、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下人的身心的发展状况30-31
  • 三、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下人的身心的发展状况31-32
  • 第三节 资本主义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32-35
  • 一、 人沦为了为生存而出卖劳动力的工具32
  • 二、 劳动者只能从事单一局部的劳动32-33
  • 三、 人逐渐成为机器和科技的依附品33-35
  • 第四章 《资本论》(第一卷)人学思想的当代价值35-41
  • 第一节 《资本论》(第一卷)人学思想的理论价值35-37
  • 一、 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补充35-36
  • 二、 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续发展36
  • 三、 为克服当代人的片面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36-37
  • 第二节 《资本论》(第一卷)人学理论的实践意义37-41
  • 一、 促进对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入践行37-38
  • 二、 促进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38-39
  • 三、 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后记44-4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关于邓小平人学思想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2 张光年;西方人学思想简论[J];理论界;2005年01期

3 宋娅菲;;浅析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从“人的本质”谈起[J];台声.新视角;2006年01期

4 党小文;沈昀;杜三平;;科学发展观的人学思想解读[J];理论观察;2006年04期

5 王春华;;科学发展观的人学思想研究综述[J];攀登;2008年01期

6 王春华;王艳霞;;科学发展观的人学思想研究述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黎海波;;人民本位:江泽民人学思想的核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8 程春萍;;马克思实践人学思想初探[J];世纪桥;2009年23期

9 周正艳;;中国共产党人学思想理论渊源探究[J];湘潮(下半月);2011年10期

10 袁贵仁;论马克思的人学思想[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杰;;人学思想的源点:古希腊人学思想探研[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2 金承志;;黄楠森人学思想贡献[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3 许全兴;;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的人学思想——兼对一种观点的评析[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杨树美;;彝族古代灵魂观对其人学思想的影响[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5 吴宁;;列斐伏尔的人学思想[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郝贵生;;也谈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问题[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7 姚颖;;实践人学:以人为本的哲学维度[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金尚理;;逍遥:庄子人学思想解读[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9 余金华;;黄宗羲的人学思想[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衡彩霞;;希腊神话的人学解读[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雪芹;新书多多 好书多多[N];西藏日报;2004年

2 李爱先 作者单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认识把握邓小平的“人学”思想[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3 记者 李斌 曲志红;鲁迅文化经久不衰[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丽;论邓小平人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梁秀清;邓小平人学思想及其意义论析[D];郑州大学;2011年

3 王莹;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老子》人学思想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孙述娟;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孙莎菲;福柯的人学思想[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马海燕;人学思想研究的美学思考[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芸;西方人学思想的基础与核心评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虎;邓小平人学思想论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歆立;《老子》人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大学;2004年

10 陈燕;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资本论》(第一卷)的人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7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7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1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