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农村民主建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本文关键词:列宁的农村民主建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十月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的建立,使得列宁有机会将其民主理想付诸实践,创立了较为完整的关于俄国农村民主建设的思想。研究借鉴列宁的农村民主建设思想,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从四个方面对列宁的农村民主建设思想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列宁农村民主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列宁农村民主建设思想的形成可归结为苏俄农民缺乏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苏俄农村法制建设不健全和官僚主义现象在俄国农村严重盛行等三个现实动因;以1918年5月为分界点,列宁农村民主建设思想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二部分,,列宁农村民主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该部分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关于农村民主建设的战略意义,主要从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三个层面论证了农村民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关于农村民主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探讨了列宁对于保障农民的民主选举权、监督权、政治参与权、知情权、申诉权等民主权利的认识和主张;三是关于农村民主建设的基本条件,主要从加强农民教育、健全法制制度、增加农民党员数量、提高农民监察比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三部分,列宁农村民主建设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局限。一方面,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论述了列宁农村民主建设思想的历史价值: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农村民主建设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增强了苏俄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和思想政治素质、较好地维护了苏维埃政权和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列宁农村民主建设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条主义倾向,并与实践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 第四部分,列宁农村民主建设思想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启示,主要包括:应凸显“民主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应切实保障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话语权;应发挥党和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应充分调动农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关键词】:列宁 农民 农村民主 新农村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一、 列宁农村民主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0-18
- (一) 列宁农村民主建设思想形成的现实动因10-15
- 1. 苏俄农民缺乏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10-12
- 2. 苏俄农村法制建设尚不健全12-14
- 3. 官僚主义现象在俄国农村严重盛行14-15
- (二) 列宁农村民主建设思想的发展过程15-18
- 1. 以“吸收所有劳动者”直接管理为核心的民主建设思想15-16
- 2. 以“无产阶级先进阶层来为劳动者实施管理”为核心的民主建设思想16-18
- 二、 列宁农村民主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18-28
- (一) 关于农村民主建设的战略意义18-20
- 1. 抵制官僚主义和巩固新生政权的基本保障18-19
- 2.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动力19-20
- 3.维护社会稳定和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20
- (二) 关于农村民主建设的主要目标20-24
- 1.保障农民拥有“能选派代表参加苏维埃”的民主选举权20-21
- 2.保障农民拥有“罢免当选者的完全自由”的监督权21-22
- 3.保障农民拥有“都学习管理,并且开始管理”的政治参与权22
- 4.保障农民拥有“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的知情权22-23
- 5.保障农民拥有“有机会对苏维埃机关及其工作提出批评”的申诉权23-24
- (三) 关于农村民主建设的基本保障24-28
- 1. 加强“下层”农民的文化教育,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24-25
- 2.健全农村群众信访制度,确保民主建设有章可依25-26
- 3.增加不会“讨好上级”的农民党员数量,调动农民的民主积极性26
- 4.提高“非党”农民在中央监察委员中的比重,强化民主监督26-28
- 三、 列宁农村民主建设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局限28-37
- (一) 历史价值28-33
- 1.对马克思、恩格斯农村民主建设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8-30
- 2.增强了苏俄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和思想政治素质30-31
- 3. 较好地维护了苏维埃政权和农村社会秩序31-33
- (二) 历史局限33-37
- 1. 因对国情认识的偏误而致使农村民主建设初期出现教条主义倾向33-34
- 2.理论设想与实践成效之间存在较大反差34-37
- 四、 列宁农村民主建设思想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启示37-42
- (一) 应凸显“民主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37-38
- (二) 切实保障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话语权38-39
- (三) 发挥党和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39-40
- (四) 充分调动农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在校发表的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46-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小波;;浅析列宁晚年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J];党史博采(理论);2009年10期
2 陈晓娟;列宁社会主义建设农民问题思想的探索实践与现实借鉴[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刘从德;谭元敏;;列宁在三个时期对农民的认识及联合农民的策略[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6期
4 张喜德;张富文;;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及其现代启示——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J];湖湘论坛;2010年01期
5 胡泉有;列宁:群众文化水平状况和政权建设[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王进芬;李生峰;;列宁关于执政党协调与农民关系的思想[J];江汉论坛;2007年10期
7 陈世荣;;列宁的监督思想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7期
8 李祖平;;列宁关于俄共(布)如何增强执政意识的理论与实践[J];理论学刊;2006年10期
9 张国安;;论列宁对巴黎公社公仆原则的坚持和发展[J];理论探讨;2007年06期
10 张广翔;十九世纪俄国村社制度下的农民生活世界——兼论近三十年来俄国村社研究的转向[J];历史研究;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汤德森;重新认识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列宁的农村民主建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1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