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创新思维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4 21:04
  根据思维成果的新颖程度,可把思维分为再现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新获得的信息和已贮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地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方法,克服思维定势,经过对各种信息、知识的匹配、组合,或者从中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或者系统地加以综合,或者借助想象、直觉、灵感等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独创性、敏锐性、能动性、多向性和综合性是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毛泽东创新思维是毛泽东在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的思维活动、思维观念和思维方式、方法的总概念。从本质上讲,毛泽东创新思维就是在突破传统的和教条主义的“唯书”、“唯上”等思维定势基础上,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进一步构建了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需要的实事求是思维方式、“两次飞跃”思维方式、矛盾分析思维方式、群众路线思维方式、独立自主思维方式等新的思维方式,创立了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哲学等方面的新的理论成果。毛泽东创新思维也具有独特的个性特质,主要表现为批判性、独创性、辩证性、广阔性和预见性。毛泽东创新思维的...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的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研究毛泽东创新思维的意义
    二、研究毛泽东创新思维的现状
        (一) 1978年至90年代末的专题研究
        (二) 本世纪初至今多视角、全方位的研究
    三、研究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毛泽东创新思维的本质和特点
    一、创新思维概念的涵义和特征
        (一) 思维的分类
        (二) 创新思维概念的涵义
        (三) 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
    二、毛泽东创新思维的本质
        (一) 突破传统的和教条主义的思维定势
        (二) 形成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需要的新的思维方式
        (三) 创造反映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的理论成果
    三、毛泽东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
        (一) 批判性
        (二) 独创性
        (三) 辩证性
        (四) 广阔性
        (五) 预见性
第二章 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创新思维形成的背景和基础
        (一) 中国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 丰富实践经验
        (四) 中国优秀思维传统
        (五) 个性心理素质
    二、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一) 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初步形成
        (二) 毛泽东创新思维的成熟
        (三) 毛泽东创新思维的继续发展
第三章 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
    一、独立思考
        (一) 迷信和盲从压抑和阻碍创新
        (二)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独立思考
    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一) 关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二) 注重调查研究
        (三) 善于总结经验
    三、集中群众智慧
        (一) 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二) 向群众学习,集中群众智慧
    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四章 毛泽东创新思维的知识结构基础
    一、知识结构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一) 知识结构的概念
        (二) 知识结构在创新思维中的基础作用
        (三) 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的合理知识结构特征
    二、毛泽东的知识结构及其建构
        (一) 毛泽东的知识结构的主要特点
        (二) 毛泽东的知识结构建构的途径和方法
    三、毛泽东的知识结构对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影响
        (一) 毛泽东的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及其对毛泽东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
        (二) 毛泽东的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及其对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制约作用
第五章 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毛泽东创新思维的逻辑思维方法
        (一)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二) 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三)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二、毛泽东创新思维的非逻辑思维方法
        (一) 形象思维方法
        (二) 发散思维方法
        (三) 横向思维方法
        (四) 逆向思维方法
    三、毛泽东创新思维中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的结合
        (一) 形象思维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的结合
        (二) 发散思维方法和集中思维方法的结合
        (三) 横向思维方法和纵向思维方法的结合
        (四) 逆向思维方法和正向思维方法的结合
第六章 毛泽东创新思维的现实价值
    一、毛泽东创新思维对继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意义
        (一) 确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则
        (二) 提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的思维方式、方法
        (三) 指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前进方向
    二、毛泽东创新思维对提升民族创新思维能力的启迪
        (一) 更新观念是提升民族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
        (二) 构建科学的创新思维模式是提升民族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三) 树立创新人格是提升民族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
        (四)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提升民族创新思维能力的条件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3625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25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e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