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机遇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5 05:07
  胡锦涛同志在刚刚闭幕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的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强调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用好“战略机遇期”,促进发展。邓小平的机遇观为我们发现认识机遇,抓住利用机遇,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实践指导。本文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对邓小平的机遇观进行了分析研究。全文五个部分组成:第1章:邓小平机遇观形成的条件。这个部分从邓小平机遇观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历史依据和时代依据,阐述了邓小平机遇观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现实和历史条件。这是深入研究邓小平的机遇观理论的前提和基础。第2章:邓小平机遇观的形成过程。这个部分进一步梳理了邓小平的机遇观的形成发展过程,包括邓小平机遇观的萌芽,邓小平机遇观的初步形成,邓小平机遇观的成熟三个阶段。探讨了邓小平机遇观理论的逻辑基础和形成发展的过程。第3章:邓小平机遇观的主要内容。这个部分...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一 邓小平机遇观形成的条件
    (一) 理论依据
    (二) 历史依据
    (三) 现实依据
    (四) 时代依据
二、邓小平机遇观形成的过程
    (一) 20世纪30-70年代是邓小平机遇观的萌芽时期
    (二) 20世纪80年代是邓小平机遇观的初步形成时期
    (三) 20世纪90年代是邓小平机遇观的成熟时期
三、邓小平机遇观的主要内容
    (一) 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机遇
    (二) 充分认识机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 要善于认识和发现机遇
    (四) 积极抓住和利用机遇
四、邓小平机遇观的基本特征
    (一) 鲜明的科学性
    (二) 充分的实践性
    (三) 明确的目的性
五、邓小平机遇观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一) 邓小平的机遇观是人类机遇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二) 邓小平的机遇观是对唯物史观的重大发展
    (三) 邓小平的机遇观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四) 邓小平的机遇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战略指针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本文编号:3625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25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