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推进
发布时间:2022-02-22 19:2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这一重大课题,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新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开始了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艰辛探索,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使之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把握时代脉络、回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前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认真研究和总结邓小平在这一过程中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对于当今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邓小平对新时期中国和世界所具有的时代特征的把握;邓小平对这些时代特征提出挑战所作出的回应;这些回应对当前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具有的指导作用。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成因分析,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进行阐述。第二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包括:邓小平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开始全面拨乱反正;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分析
1.1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内涵
1.2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基础
1.3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基础
第二章: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进的内容解读
2.1 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开始全面的拨乱反正
2.2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时代特点相结合,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3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国际形势相结合,对世界形势作出了科学新判断
第三章: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代启示
3.1 结合时代特征,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3.2 顺应时代化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3.3 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成果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结语
参考资料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J]. 李先灵,肖燕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14)
[2]当代社会现实问题透视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 李媛.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3]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J]. 张建. 前沿. 2010(07)
[4]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探析[J]. 颜广明.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02)
[5]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析[J]. 王浩军.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0(02)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及其关系[J]. 赵凯.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7]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辩证关系与理论自觉[J]. 田旭明,沈其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8]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逻辑[J]. 王振民. 理论导刊. 2010(03)
[9]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内涵[J]. 王伟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01)
[10]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面临的现实挑战[J]. 刘志明. 红旗文稿. 2010(03)
本文编号:3640078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分析
1.1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内涵
1.2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基础
1.3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基础
第二章: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进的内容解读
2.1 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开始全面的拨乱反正
2.2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时代特点相结合,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3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国际形势相结合,对世界形势作出了科学新判断
第三章: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代启示
3.1 结合时代特征,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3.2 顺应时代化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3.3 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成果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结语
参考资料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J]. 李先灵,肖燕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14)
[2]当代社会现实问题透视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 李媛.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3]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J]. 张建. 前沿. 2010(07)
[4]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探析[J]. 颜广明.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02)
[5]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析[J]. 王浩军.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0(02)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及其关系[J]. 赵凯.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7]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辩证关系与理论自觉[J]. 田旭明,沈其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8]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逻辑[J]. 王振民. 理论导刊. 2010(03)
[9]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内涵[J]. 王伟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01)
[10]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面临的现实挑战[J]. 刘志明. 红旗文稿. 2010(03)
本文编号:3640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40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