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和追求

发布时间:2022-07-29 17:5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不懈追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整体设计的同时,努力追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并兼顾了各个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协调一致,但是由于受历史及个人条件的限制,加之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他的和谐社会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中的正确成分,在这个基础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明确了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落实到人的身上去,实现以人为本,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新的、深层次的问题又逐渐暴露了出来,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勾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和协调好“十二大”关系。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形成的理论和思想,事实上已经孕育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只是还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指明了构建社...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萌芽——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
    (一)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二) 毛泽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促进政治生活的和谐
        3、贯彻“双百”方针,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
    (三) 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评价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初步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
    (一) 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二)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经济的协调发展
        2、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高度重视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3、提出“二为”方针,促进文化上的和谐交融
        4、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三) 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评价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
    (一) 江泽民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二) 江泽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
        1、从“两个文明”共同发展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2、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3、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人口、环境、资源全面协调发展
        4、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战略,促进人的个体和谐
        5、强调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前提和根本要求
    (三) 对江泽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评价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成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
    (一) 胡锦涛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二) 胡锦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
        1、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2、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
        3、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
    (三) 对胡锦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评价
五、探索的启示和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666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66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2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