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主体能动性

发布时间:2022-10-09 15:16
  近代西方哲学把主体看作是抽象的实体,主体能动性只是自我意识的抽象活动,根本没有真正的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更认识不到实践在主体与客体统一中的作用。马克思在批判历史上关于主体能动性的哲学前提下,从历史的、实践的、社会的角度,形成了一种立足于社会历史当中,实践的主体的能动性思想。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都是人们不断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的结果,可以说主体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作用,社会的空前进步,也使得人的欲望空前膨胀,人的主体地位也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新学习马克思的主体能动性思想,对于正确理解和发挥主体能动性,促进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的主体能动性思想是有着丰富的内涵的。马克思哲学作为哲学史上发展的一个阶段,要想理解马克思的主体能动性思想,就必须从哲学史当中去理解他。本论文立足于历史发展脉落的角度,并在研读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三个部分对马克思主体能动性思想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分析马克思主体能动性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研究马克思主体能动性产生的思想根源。第三部分具体阐述马克主体能动性思想和意义。 马克思在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马克思主体能动性形成的理论背景
    1.1 近代唯物论的被动主体所遇到的理论困境
    1.2 主体能动性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发展
        1.2.1 康德感性领域内的主体能动性
        1.2.2 绝对的主体能动性
2 马克思对黑格尔主体观能动性的继承与批判
    2.1 马克思对黑格尔主体能动性的批判
        2.1.1 颠倒的主体
        2.1.2 抽象的能动性
    2.2 马克思对黑格尔思维方式的继承
3 马克思主体能动性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1 马克思主体能动性的含义
        3.1.1 主体的含义
        3.1.2 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3.1.3 实践能动性的含义
    3.2 马克思主体能动性的合理性
        3.2.1 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主体能动性
        3.2.2 实践是马克思主体能动性的基础
        3.2.3 马克思主体能动性在现实社会中的运用
    3.3 马克思主体能动性的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688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88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3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