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向自主活动转化思想的新解码

发布时间:2022-10-11 19:36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形成早期就已经提出。在马克思早期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四个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进行了阐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异化劳动理论。这四个方面是:一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二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三是劳动者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四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在随后的一些著作中,马克思时有对异化劳动以及自主劳动的相关论述,并把自主活动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表明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当前,世界全球化趋势进程加快,整个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与资本主义合作、竞争,谋求共同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对劳动向自主活动转化这一理论进行新的解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二、选题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与方法
        一、研究的现状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劳动向自主活动转化前的人类劳动形态
    第一节 劳动形态的脉络考察
        一、前私有制社会劳动形态
        二、私有制社会劳动形态
        三、自主劳动形态
    第二节 私有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关系
        一、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没有自主支配权
        二、劳动者对生产资料、劳动产品没有支配权
        三、劳动者的社会关系表现为物的关系
    第三节 私有制下异化劳动的特征
        一、异化劳动是被剥削性质的劳动
        二、异化劳动是强制性质的劳动
        三、异化劳动是对抗性质的劳动
        四、异化劳动是体力和脑力相分离、畸形发展的活动
第二章 异化劳动向自主活动转化的思想
    第一节 “异化”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异化理论的演变
        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概念
        三、马尔库塞的异化思想
    第二节 自主活动的概念和特点
        一、自主活动的内涵
        二、自主活动与自主劳动概念辨析
        三、自主活动的特点
    第三节 异化劳动向自主活动转化的条件
        一、资本与劳动的统一
        二、对异化的克服
        三、社会分工的消失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
    第一节 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形态
        一、马克思所设想的自主活动的社会环境
        二、我国当前处于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型时期
    第二节 我国当前如何促进劳动向自主活动转化
        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根本途径
        二、社会资源的初始平等分配是基本前提
        三、在社会主义劳动中体现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在社会主义劳动中关注劳动者的尊严、保障劳动者权益
        五、发展民间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组织、管理社会的职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与俞吾金教授商榷[J]. 段忠桥.  江海学刊. 2009(03)
[2]异化劳动产生的直接原因及当代意义——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层解读[J]. 王海英.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8(03)
[3]劳动辩证法: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新解读[J]. 关锋.  天津社会科学. 2007(02)
[4]公共性实践的逻辑与人类自我造就和自为拥有的意义结构——现实个人的自主活动与马克思社群共同体的理想[J]. 袁祖社.  河北学刊. 2007(02)
[5]《1844年手稿》的逻辑主线究竟是什么?——兼评“两种逻辑论”[J]. 林锋.  东岳论丛. 2006(04)
[6]文本、语境与内涵:马克思“完整的人”概念考察[J]. 邹广文,庞世伟.  学术月刊. 2006(06)
[7]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实践、生产和劳动概念的关系[J]. 杨建平.  人文杂志. 2006(03)
[8]审美:现代人的自我拯救之道——对于美育现代意义的哲学思考[J]. 王元骧.  湖南社会科学. 2005(04)
[9]劳动产权概念:历史追溯及其现实意义[J]. 李惠斌.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05)
[10]人道主义:实践哲学的内在意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J]. 朱宝信.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本文编号:3691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91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5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