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的弗洛姆社会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8 19:57
埃里希·弗洛姆是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一生著作颇丰。他的主要代表作有《逃避自由》、《自我的追寻》、《健全的社会》、《马克思论人》、《弗洛伊德思想的贡献与局限》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其思想的主要来源。作为一个精神分析治疗师,弗洛姆创造性地发挥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社会无意识理论,这也成为他的社会理论的基础。在研究人的心理状态时,他不仅考虑到了人的生理本能因素,更多地看到了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状态的影响。只有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对人的性格结构的影响,才能理解现代人为什么要逃避自由,也才能看清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病态本质,从而寻求一种健全的人道主义社会。本文试图理清弗洛姆社会理论的逻辑进路,研究他的理论的核心基础和基本内容,发现从人性层面到社会层面的弊病以及解决之道。最后从总体上对弗洛姆的社会理论进行批判性的评价。第一章是阐述弗洛姆社会理论的生成背景和思想渊源,使我们对弗洛姆其人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和把握。第二章首先指出了弗洛姆社会理论的基础—无意识理论,其次探讨了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丰富内涵。其中,弗洛姆分析了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并探讨...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弗洛姆社会理论的生成背景和思想渊源
一、弗洛姆社会理论的生成背景
(一)特殊的个人经历:孤独的创造者
(二)动荡的社会环境:两次世界大战
二、弗洛姆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
(三)犹太—基督教的传统思想与启蒙精神
第二章 弗洛姆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弗洛姆社会理论的基础:无意识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
(二)弗洛姆对弗洛伊德无意识概念的发挥
二、弗洛姆对社会主体的分析
(一)逃避自由理论
(二)社会性格理论
三、弗洛姆对病态社会的剖析及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一)弗洛姆对病态社会的剖析
(二)弗洛姆对健全的人道主义社会的构想
第三章 弗洛姆社会理论的时代价值和局限性
一、弗洛姆社会理论的时代价值
(一)心理批判:批判资本主义的新依据
(二)心理革命:关怀人的生存处境
二、弗洛姆社会理论的局限性
(一)人性思想中的内在问题
(二)抽象的人道主义历史观
(三)乌托邦性质的社会变革方案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中的消费异化问题[J]. 杨晓琴. 世界哲学. 2018(02)
[2]论弗洛姆性格结构理论——以生产型性格与非生产型性格结构比较研究为示阈[J]. 孟青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02)
[3]弗洛姆的异化论及现实启示[J]. 杨玲. 理论观察. 2018(01)
[4]两种消极自由观[J]. 龚群,李晓冬.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5]论弗洛姆社会主义观的逻辑进路——《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文本解读[J]. 张娅. 理论月刊. 2016(02)
[6]弗洛姆的社会主义和谐健全观述评[J]. 王柏文. 社会科学战线. 2015(07)
[7]弗洛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人性论反思[J]. 吴兴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8]现代人的自由困境及其出路——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J]. 代佳欣. 改革与开放. 2014(16)
[9]“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弗洛姆自由思想及其对伯林的回应[J]. 张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10]劳动异化论与人性异化论——马克思与弗洛姆异化理论之比较[J]. 曹文宏.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4(02)
本文编号:3704463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弗洛姆社会理论的生成背景和思想渊源
一、弗洛姆社会理论的生成背景
(一)特殊的个人经历:孤独的创造者
(二)动荡的社会环境:两次世界大战
二、弗洛姆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
(三)犹太—基督教的传统思想与启蒙精神
第二章 弗洛姆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弗洛姆社会理论的基础:无意识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
(二)弗洛姆对弗洛伊德无意识概念的发挥
二、弗洛姆对社会主体的分析
(一)逃避自由理论
(二)社会性格理论
三、弗洛姆对病态社会的剖析及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一)弗洛姆对病态社会的剖析
(二)弗洛姆对健全的人道主义社会的构想
第三章 弗洛姆社会理论的时代价值和局限性
一、弗洛姆社会理论的时代价值
(一)心理批判:批判资本主义的新依据
(二)心理革命:关怀人的生存处境
二、弗洛姆社会理论的局限性
(一)人性思想中的内在问题
(二)抽象的人道主义历史观
(三)乌托邦性质的社会变革方案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中的消费异化问题[J]. 杨晓琴. 世界哲学. 2018(02)
[2]论弗洛姆性格结构理论——以生产型性格与非生产型性格结构比较研究为示阈[J]. 孟青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02)
[3]弗洛姆的异化论及现实启示[J]. 杨玲. 理论观察. 2018(01)
[4]两种消极自由观[J]. 龚群,李晓冬.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5]论弗洛姆社会主义观的逻辑进路——《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文本解读[J]. 张娅. 理论月刊. 2016(02)
[6]弗洛姆的社会主义和谐健全观述评[J]. 王柏文. 社会科学战线. 2015(07)
[7]弗洛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人性论反思[J]. 吴兴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8]现代人的自由困境及其出路——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J]. 代佳欣. 改革与开放. 2014(16)
[9]“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弗洛姆自由思想及其对伯林的回应[J]. 张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10]劳动异化论与人性异化论——马克思与弗洛姆异化理论之比较[J]. 曹文宏.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4(02)
本文编号:3704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704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