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农民利益观

发布时间:2023-02-06 08:39
  在中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中心问题。它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由此可以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能不能处理好农民利益问题。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农民利益的观点,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利益的政策和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紧抓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放松,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农民的物质利益,支持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民的就业出路,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在实践中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研究邓小平农民利益观对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农民利益问题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文章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揭示和概括了邓小平农民利益观的内涵。第二部分,系统分析和探究了邓小平农民利益观的发展轨迹及理论渊源。第三部分,深入分析和论证了邓小平农民利益观的总体特征和时代意义。第四部分,主要概述了邓小平农民利益观为解决当前农民问题的重要启示。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邓小平农民利益观的基本内涵
    (一) 农民概念的界定
    (二) 农民利益的概述
    (三) 邓小平农民利益观的基本内容
        1、紧抓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放松,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生产
        2、重视农民的物质利益,改变农村经济体制
        3、支持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民的就业出路
        4、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二、邓小平农民利益观的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保护农民利益
    (二) 毛泽东的农民利益观
    (三)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农民利益观的继承与发展
        1、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农民利益观的继承与发展
        2、邓小平对毛泽东农民利益观的继承与发展
三、邓小平农民利益观的特点和时代意义
    (一) 邓小平农民利益观的特点
        1、邓小平的农民利观具有实践特性
        2、邓小平的农民利益观具有鲜明的创造性
        3、邓小平的农民利益观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二) 邓小平农民利益观的时代意义
        1、邓小平的农民利益观澄清了在农民利益问题上的认识误区,为解决新时期的农民利益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2、邓小平的农民利益观把重视农民利益与维护中国社会稳定的大局联系起来,使农民利益的重要性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邓小平农民利益观把农民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与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程度联系起来,提升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要问题的认识水平
        4、邓小平的农民利益观所蕴涵的丰富的重农思想,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新重农思想提供了精神营养
四、邓小平农民利益观的重要启示
    (一) 党和政府对农民问题的重视是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
    (二) 正确的农村政策是解决农民利益的保证
    (三)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
    (四)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保障农民利益的重要途径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35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735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0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