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4 04:22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具有丰富而又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涵盖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及处理宗教问题的原则、纲领、政策等基本内容。它在唯物史观的创立乃至马克思主义各个时期的丰富和发展历史进程中始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世界观和领导无产阶级从事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过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宗教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历史上各种无神论和宗教理论体系的优秀成果后创立的。列宁则在领导工人阶级建立苏维埃政权以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以自己的新贡献使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继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无论是在关于宗教的本质认识还是宗教的时代特性上都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尤其是新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旗帜下,系统地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将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研究文献的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观
2.1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理论前提
2.1.1 泰勒关于宗教起源的学说
2.1.2 施特劳斯和鲍威尔关于宗教的批判
2.1.3 费尔巴哈的宗教理论
2.2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形成和基本内容
2.2.1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形成
2.2.2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第3章 列宁宗教理论的贡献
3.1 关于宗教的本质和根源
3.1.1 宗教的麻醉性和欺骗性
3.1.2 宗教的现实根源和认识根源
3.1.3 对哲学唯心主义与僧侣主义的批判
3.2 关于处理宗教问题的原则
3.2.1 "宗教是私人的事情"
3.2.2 宗教信仰自由
3.2.3 同宗教斗争要服革命总目标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4.1 毛泽东宗教思想基本点
4.1.1 宗教本身的规律性
4.1.2 宗教问题的政治意义
4.1.3 宗教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4.2.1 邓小平的宗教理论特色
4.2.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时期宗教理论的新贡献
4.2.3 科学发展观与新世纪新阶段宗教理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81774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研究文献的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观
2.1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理论前提
2.1.1 泰勒关于宗教起源的学说
2.1.2 施特劳斯和鲍威尔关于宗教的批判
2.1.3 费尔巴哈的宗教理论
2.2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形成和基本内容
2.2.1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形成
2.2.2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第3章 列宁宗教理论的贡献
3.1 关于宗教的本质和根源
3.1.1 宗教的麻醉性和欺骗性
3.1.2 宗教的现实根源和认识根源
3.1.3 对哲学唯心主义与僧侣主义的批判
3.2 关于处理宗教问题的原则
3.2.1 "宗教是私人的事情"
3.2.2 宗教信仰自由
3.2.3 同宗教斗争要服革命总目标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4.1 毛泽东宗教思想基本点
4.1.1 宗教本身的规律性
4.1.2 宗教问题的政治意义
4.1.3 宗教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4.2.1 邓小平的宗教理论特色
4.2.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时期宗教理论的新贡献
4.2.3 科学发展观与新世纪新阶段宗教理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81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78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