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公正观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7-05-19 23:11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公正观及其当代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求全体人民在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实现社会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研究马克思的公正观,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公正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公正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任何一种新思想的产生都不是凭空的,都有深刻的社会背景。考察马克思的公正观,也需要联系马克思当时所处的社会大背景。通读马克思经典著作不难发现,马克思公正观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存在;无产阶级对于社会公正的迫切需求以及社会革命对社会公正发展的推进三个方面。马克思公正观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包括三个主要阶段:马克思早期对于社会公正观的探索,马克思公正观的初步形成,马克思公正观的全面确立。第二部分: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思想。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经济公正、政治公正、社会公正和生态公正。马克思的公正观的特征是,阶级性与人类性的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统一、相对性和绝对性统一。马克思认为实现社会公正首先要以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为基础;其次,要以实现社会公平,建立共产主义为目标;最后,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第三部分:马克思公正观的当代启示。第一,以马克思经济公正观为指导分析解决我国经济领域存在的不公正问题,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实现经济公正奠定物质基础。第二,以马克思政治公正观为指导,分析解决我国政治领域存在的诸如公民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官员腐败等问题,实现社会政治公正,必须做到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公正的政治制度。第三,以马克思社会公正观为指导,分析解决我国社会领域存在的社会不公问题,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实现社会领域的公正。最后,以马克思生态公正观为指导,分析解决我国生态领域存在的不公问题,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社会公正,任重道远。马克思的公正观为分析我国社会公正问题,探索实现社会公正的途径提供了锁钥。现阶段我国处于常态式发展,但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社会不公正等现象,亟需马克思公正观作理论指导,为解决我国社会公正问题提供思想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 经济公正 政治公正 社会公正 生态公正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D6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0
  • 引言10-15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0-11
  • (二) 研究现状分析11-13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3-14
  • (四) 主要创新和不足14-15
  • 一、马克思公正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的历史轨迹15-21
  • (一) 马克思公正观形成的时代背景15-18
  • 1. 资本主义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15-16
  • 2. 无产阶级对社会公正的迫切需求16-17
  • 3. 社会革命对社会公正发展的推进17-18
  • (二) 马克思公正观发展的历史轨迹18-21
  • 1. 马克思公正观的萌芽18
  • 2. 马克思公正观的初步形成18-19
  • 3. 马克思公正观的全面确立19-21
  • 二、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思想21-30
  • (一) 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内容21-26
  • 1. 经济公正21-22
  • 2. 政治公正22-23
  • 3. 社会公正23-25
  • 4. 生态公正25-26
  • (二) 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特征26-27
  • 1. 阶级性与人类性的统一26
  • 2. 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26-27
  • 3. 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27
  • (三) 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途径27-30
  • 1. 以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为基础27-28
  • 2. 以实现社会公正、建立共产主义为目标28-29
  • 3. 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29-30
  • 三、马克思公正观的当代启示30-41
  • (一) 以马克思经济公正观为指导,,分析解决我国经济领域不公问题30-33
  • 1.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奠定经济公正的物质基础30-31
  • 2. 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经济诸领域公正31-33
  • (二) 以马克思政治公正观为指导,分析解决我国政治领域不公问题33-35
  • 1. 消除权利与义务不对等,遏制杜绝官员腐败等现象33-34
  • 2. 健全政治体制,为实现政治公正提供制度保证34-35
  • (三) 以马克思社会公正观为指导,分析解决我国社会领域不公问题35-38
  • 1. 关注弱势群体边缘化问题,逐步消除社会阶层严重分化现象35-37
  • 2.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各阶层共享发展成果37-38
  • (四) 以马克思生态公正观为指导,分析解决我国生态领域不公问题38-41
  •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杜绝资源浪费38-39
  • 2.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美丽中国建设39-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4
  • 附录44-48
  • 后记48-4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志华;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正观[J];现代哲学;2000年02期

2 董欢;;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观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理论建设;2007年01期

3 董欢;;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观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董欢;;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观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04期

5 李拥军;;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与实践要求初探——由公平与效率的争论说开去[J];兰州学刊;2007年06期

6 董欢;;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观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求实;2007年08期

7 汪盛玉;;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基本内涵[J];教学与研究;2010年05期

8 杜建政;刘宁;李明;祝振兵;徐本华;;国民公正观的结构[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7期

9 ;“杀人偿命”是一种公正观[J];政府法制;2011年24期

10 朱贻庭;;必须重视中国传统公正观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忠民;;应当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公正观[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徐俊忠;马克思社会公正观:一个批判性的范本[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张有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四重意蕴[N];光明日报;2013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马俊峰;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公正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吴忠民;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观”论纲[N];北京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杨维汉;江必新:坚持全面公正观[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李国光;群众“老不信”是最大的危机[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胡兴儒;树立科学的司法和谐观[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 执笔人 葛晨虹;“十二五”:公平正义的伦理呼唤[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周广峰邋郑桂丽 夏登虎;单县:“三抓”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N];菏泽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俊勇;马克思的公正观及其现代价值[D];兰州大学;2010年

2 罗宁;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社会公正观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胡涵;媒体的立场化策略与公正观的重构[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杨洋;马克思公正观及其当代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刘鲁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公正观的变迁[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罗庆凯;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公正观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7 王轶楠;公正观的历史溯源及现代启示[D];黑龙江大学;2014年

8 黄逸超;恩格斯经济公正观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9 侯向东;大学生的公正观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贺金龙;当代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公正观及其当代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80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d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