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变化看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05-19 02:31
新时期以来,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大政方针的一些主流概念发生了变化,本文摘采了一些主题词,从概念变化的角度来剖析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转变。 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从“计划”到“规划”。概括了“五年计划”和“五年规划”的区别,分析了“五年规划”取代“五年计划”的原因及其体现的党的执政理念转变的具体内容。 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分析了淡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的理由和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原因,论述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所反映的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的表现。 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从“富强民主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概述了从“富强民主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提出过程,分析了“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强调“和谐”所折射出的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的具体表现。 第四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字当头的原因以及“快”和“好”的关系,探讨了“好”放在“快”的前面反映的党的执政理念转变的具体表现。 第五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概述了中国特色...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从"计划"到"规划"
(一) "五年计划"和"五年规划"的区别
1、基本涵义不同
2、体制环境不同
(二) "五年规划"取代"五年计划"的原因
1、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需要
2、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3、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三) 从"计划"到"规划"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
1、发展内容从只重经济向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变
2、资源配置从行政手段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的转变
3、政府职能从直接参与经济向为其提供服务的转变
二、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一) 淡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的原因
1、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需要
2、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3、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变化的需要
(二) 为什么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1、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和本质要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3、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彰显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
1、"先富"到"共富"的转变
2、"物化倾向"到"以人为本"转变
3、"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到"初次分配也重公平"的转变
三、从"富强民主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提出过程
1、从"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
2、从"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
(二) "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之间的关系
1、"和谐"以"富强民主文明"为基础,又是对它们的升华
2、"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既并列统一又包含和渗透
(三) 和谐社会理论反映了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
1、从重点突破向系统推进的转变
2、从政府主导政治经济向建设公民社会的转变
3、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转变
四、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字当头的原因
1、解放思想以及对经济及其发展速度的认识
2、我国经济发展起步低,潜力大
3、我国具有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利因素
(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快"和"好"的关系
1、"快"是"好"的前提
2、"好"是"快"的保障
(三)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折射党的执政理念的变化
1、注重经济速度的同时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
2、注重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3、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增长利益的分享
五、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二次飞跃
1、发展才是硬道理——第一次飞跃
2、科学发展观——第二次飞跃
(二) 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
1、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提出的
2、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的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往执政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创新
1、在生产目的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
2、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发展
3、在统筹兼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协调发展
4、在发展是硬道理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和书目
本文编号:3819482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从"计划"到"规划"
(一) "五年计划"和"五年规划"的区别
1、基本涵义不同
2、体制环境不同
(二) "五年规划"取代"五年计划"的原因
1、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需要
2、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3、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三) 从"计划"到"规划"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
1、发展内容从只重经济向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变
2、资源配置从行政手段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的转变
3、政府职能从直接参与经济向为其提供服务的转变
二、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一) 淡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的原因
1、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需要
2、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3、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变化的需要
(二) 为什么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1、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和本质要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3、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彰显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
1、"先富"到"共富"的转变
2、"物化倾向"到"以人为本"转变
3、"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到"初次分配也重公平"的转变
三、从"富强民主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提出过程
1、从"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
2、从"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
(二) "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之间的关系
1、"和谐"以"富强民主文明"为基础,又是对它们的升华
2、"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既并列统一又包含和渗透
(三) 和谐社会理论反映了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
1、从重点突破向系统推进的转变
2、从政府主导政治经济向建设公民社会的转变
3、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转变
四、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字当头的原因
1、解放思想以及对经济及其发展速度的认识
2、我国经济发展起步低,潜力大
3、我国具有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利因素
(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快"和"好"的关系
1、"快"是"好"的前提
2、"好"是"快"的保障
(三)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折射党的执政理念的变化
1、注重经济速度的同时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
2、注重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3、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增长利益的分享
五、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二次飞跃
1、发展才是硬道理——第一次飞跃
2、科学发展观——第二次飞跃
(二) 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
1、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提出的
2、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的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往执政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创新
1、在生产目的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
2、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发展
3、在统筹兼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协调发展
4、在发展是硬道理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和书目
本文编号:3819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81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