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阈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1 20:29
  人类的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即人的繁衍)的有机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而人口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全部社会行为的基础和主体,其数量的多少、结构的变化、素质的高低等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及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我国制定人口政策、治理人口问题的理论指南。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形势日益严峻,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带来的各类问题亟待解决,提高生育率逐渐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方针没有变。“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在全国各地统一实施,它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我国人口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对缓解我国人口结构性矛盾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新政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国家、社会、家庭三个层面的一系列现实阻碍,实施效果仍有待观察。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新时代国情和最新资料,分析概括了现阶段“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以及实施中面临的现实阻碍和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及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交叉研究法
        (三)理论与实际分析相结合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口与人口理论
        (二)生育政策
        (三)“全面二孩”政策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两种生产”的观点
        (二)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平衡的观点
        (三)人口质量的观点
        (四)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的观点
    三、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时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我国制定人口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石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世界人口发展提供理论导向
第三章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客观必要性及重要性
    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客观必要性
        (一)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
        (二)人口结构失衡
        (三)社会、家庭养老压力大
        (四)“失独家庭”养老问题严峻
        (五)“单独二孩”政策影响不足
    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整合人力资源,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推动国内经济发展
第四章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现状及问题成因
    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积极成果
        (一)“二孩”出生率明显增加
        (二)人口性别比失衡有所缓解
    二、当前“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中面临的现实阻碍
        (一)国家层面:措施宣传执行不力,政策实效影响有限
        (二)社会层面: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生育成本不断提高
        (三)家庭层面:经济与精力负担重,生育观念难以扭转
    三、当前“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中面临现实阻碍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政策方面:相关配套政策有滞后性
        (二)社会经济方面:收入分配不均依旧严峻
        (三)文化观念方面:低生育文化的影响较大
第五章 推进“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对策分析
    一、国家层面
        (一)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适龄人群树立新型生育观
        (二)完善政策衔接,构建新时代生育政策配套体系
        (三)优化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补贴与个人收入
        (四)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
    二、社会层面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补齐医疗服务短板
        (三)加强房价调控力度,规范房产市场秩序
        (四)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保障女性就业平等
        (五)推进公共托幼服务,建设普惠性托幼机构
        (六)优化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三、家庭层面
        (一)推进新生育文化建设,提高家庭人口发展认识
        (二)打破传统性别分工,增强家庭成员责任意识
        (三)树立科学教育理念,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821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821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6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