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31 00:37
  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为主要内容,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分析其内在的逻辑理路。中国化成果,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最新成果,无疑再次为我们提供了“猴体解剖的钥匙”。“从后向前”,探索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动力和必然性规律,同时关照当下的生态问题及未来生态文明的发展趋势,发出我们更应该转换思维,顺应时代趋势,注重实践等思考,这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对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内容做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围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形成必然性进行剖析,马克思恩格斯对前人的思想有何继承之处?又有何超越之处?此外,这部分还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往方式的变革以及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三个方面揭示了其思想形成的必然性。第三部分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剖析,主要包括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前提、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等内容。第四部分主要围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进行分析,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可持续性方面。人类史与自然史紧密相关...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与形成必然性
    (一)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
        1.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2. 海克尔的生态学
        3. 李比希的农业化学
        4. 摩尔根的人类社会发展论
        5.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二)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必然性
        1. 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2. 交往方式的不断变革
        3. 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反思与批判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前提
        1. 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2. 自然力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 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
        1. 现实的人:自然史与人类史相统一的前提
        2. 实践:自然史与人类史相统一的基础
    (三)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
        1. “物质变换”与“新陈代谢”
        2. “物质变换”的生态意蕴
        3. 物质变换裂缝问题
    (四)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1.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2. 对资本主义根基的批判
        3.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超越:共产主义社会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
    (一) 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1. “自然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可持续性
        2. “自然界的人化”是一个双向过程
    (二) 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人改造自然界是居于人的可持续发展
        2. 注重生产废料的再循环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化进程及成果
    (一)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1. 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积极探索
        2. 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
        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4.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
    (二)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
        2. 习近平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825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825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2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