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整合视角下的执政环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3 04:35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新的矛盾和问题的凸现给执政环境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以执政环境作为研究中心,以社会整合与执政环境的逻辑关联与理论连接为主线,着重从社会整合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分析。 首先确立研究的内在理论依据(第一章)。本文分别从社会整合的精神实质、组织体制、整合原则三个层面讨论社会整合与执政环境的逻辑关联与理论连接。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执政环境是进行社会整合的现实基础,社会整合是优化执政环境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途径,两者统一于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伟大目标的历史使命中,体现出内在的契合性。 本文主体部分围绕二个主题展开: 第一个主题为认清和界定现阶段的执政环境的症结所在,本文从制度整合、利益整合、组织整合以及文化整合四个不同向度把脉执政环境的缺失层面。本文认为上述四者的滞后是造成执政环境不利因素的主要原因。(第二章) 第二个主题为如何定位和重塑执政环境建设的主导力量。本文认为,作为执政环境建设的主体,中国共产党是执政环境建设的主导力量,在执政环境建设过程中起着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协同、完善社会表达的主体作用。(第三章) 第三个主题为如...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理论分析:社会整合与执政环境的逻辑关联
    1.1 执政环境的深层指向
        1.1.1 执政环境的内涵
        1.1.2 执政环境的具体要素
        1.1.3 执政环境的深层指向
    1.2 社会整合与执政环境
        1.2.1 把握社会整合的精神实质是执政环境建设的立足点
        1.2.2 社会整合的组织机制是执政环境建设的政治保障
        1.2.3 社会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执政环境建设的内在依据
第二章 问题与挑战:现阶段执政环境的症结所在
    2.1 执政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2.1.2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2.1.3 社会保障亟待完善
        2.1.4 腐败现象依然严重
        2.1.5 国际竞争风险加剧
    2.2 执政环境的症结
        2.2.1 制度整合的不完善是执政环境存在缺失层面的症结之一
        2.2.2 利益整合的不完善是执政环境存在缺失层面的症结之二
        2.2.3 组织整合的不完善是执政环境存在缺失层面的症结之三
        2.2.4 文化整合的不完善是执政环境存在缺失层面的症结之四
第三章 定位与重塑:执政环境建设的主导力量
    3.1 党在执政环境建设中的角色特征
        3.1.1 执政环境的主体
        3.1.2 党在执政环境建设中的地位
    3.2 党在执政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2.1 化解社会矛盾,优化执政环境
        3.2.2 加强社会管理,优化执政环境
        3.2.3 增强社会协同,优化执政环境
        3.2.4 完善社会表达,优化执政环境
第四章 路径选择:建立社会整合机制,营造良好的执政环境
    4.1 执政环境建设的现实意义
        4.1.1 营造良好的执政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4.1.2 营造良好的执政环境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措施
        4.1.3 营造良好的执政环境是确保党的执政安全的基础
        4.1.4 营造良好的执政环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条件
        4.1.5 营造良好的执政环境是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源泉
    4.2 执政环境建设的路径选择
        4.2.1 建立有法可依、制度规范的制度整合机制
        4.2.2 建立利益协调、公正合理的利益整合机制
        4.2.3 建立系统完善、协调统一的组织整合机制
        4.2.4 建立导向正确、内涵丰富的文化整合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828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828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b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