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的“个体”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3 21:27
  本文以青年马克思的“个体”概念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类型,探讨人类个体的生存状态以及个体与类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以现实中的“各个人”即“个体”为基点,构建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马克思的个体概念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自己出发”的独立个体;二是在社会分工协作中结合起来的现实个人。马克思的社会概念是以人类个体的历史发展为依托的,他基于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分类阐述了三种不同的个体生存状态。现代个体概念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作为主要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哲学家,马克思不可避免地接触到现代个体及其概念呈现。通过对思辨哲学家抽象个人观的不断反思批判,马克思逐步摆脱思辨形而上学,开始具体地和历史地谈论人的问题,在具体的社会形态语境中谈论人类个体的生存状态。因此,马克思的个体概念是随着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文本《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达到完成,即“现实的人”。马克思的“个体”观经历了三个时期和两次转变:第一个时期是《博士论文》时期,《博士论文》是根据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和“自由人”的理念来撰写的,马克思此时的世界观还处于唯心主义时期,个体概念的内涵还...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青年马克思“个体”概念的内涵和演变
    一 青年马克思个体概念的内涵
        (一)近代德国哲学的个体概念
        (二)青年马克思的个体概念
        (三)个体与类的关系
    二 青年马克思“个体”概念的演变
        (一)从鲍威尔的“自由人”到费尔巴哈的“自然人”
        (二)从费尔巴哈的“自然人”到马克思的“社会人”
第二章 青年马克思论旧的市民社会的个体
    一 旧的市民社会的原则
    二 旧的市民社会的个体存在
        (一)政治动物:政治领域的个体存在
        (二)宗教迷信:思想领域的个体存在
        (三)人身依附:生产领域的个体存在
第三章 青年马克思论现代市民社会的个体
    一 家庭与市民社会
        (一)家庭的原则
        (二)家庭中的个体存在
    二 市民社会
        (一)市民社会的原则
        (二)市民社会的个体存在
    三 国家与市民社会
        (一)政治国家中的个体存在
        (二)虚假共同体与类的矛盾
第四章 青年马克思论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体
    一 共产主义社会何以可能?
        (一)什么是共产主义
        (二)共产主义的历史类型
    二 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个体存在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共产主义与类本质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30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830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6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