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
本文关键词:试探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观点和传统哲学思维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发展起来的,其内涵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追溯到原形。从文化角度讲,科学发展观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必然联系。建设文化强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时代的需要。本文在学习学术界关于科学发展观与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为主线进一步研究二者的关系。文章共分成四部分:第一章是绪论,整体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章强调了科学发展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必要联系,证明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在我国文化强国道路上缺一不可,主要分为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发展的主体导向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以及科学发展观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第三章介绍了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文化的革故鼎新、根植于优秀传统思维基础上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二者紧密联系符合马克思主义本质要求;第四章从优秀传统文化和科学发展观出发为二者相融共生建言献策,与文章前两部分相呼应,不仅对增添传统文化的活力和竞争力有深刻意义,而且有利于助力我国民族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传统文化 必然 联系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1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
- 1.3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13-15
- 1.3.1 创新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第2章 科学发展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为时代之需15-24
- 2.1 科学发展观--奠定我国发展的主体导向15-18
- 2.1.1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指针15
- 2.1.2 科学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15-17
- 2.1.3 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17-18
- 2.2 优秀传统文化--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8-22
- 2.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性18-20
- 2.2.2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20-21
- 2.2.3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民族精神21-22
- 2.3 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发展观强大生命力的土壤22-24
- 2.3.1 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22-23
- 2.3.2 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23-24
- 第3章 科学发展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24-38
- 3.1 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文化精髓的革故鼎新24-30
- 3.1.1“和”文化影响下的和谐发展观24-26
- 3.1.2“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的可持续发展观26-28
- 3.1.3“民本”思想影响下的以人为本28-30
- 3.2 根植于传统思维基础上的科学发展观30-36
- 3.2.1 整体思维基础上的全面发展观30-32
- 3.2.2 辩证思维基础上的统筹兼顾32-34
- 3.2.3“中和”思维基础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34-36
- 3.3 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36-38
- 3.3.1 马克思主义实践特性的内在要求36-37
- 3.3.2 马克思主义发展特性的内在要求37
- 3.3.3 马克思主义开放特性的内在要求37-38
- 第4章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与科学发展和谐并进38-49
- 4.1 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38-45
- 4.1.1 提高文化自觉性培养科学发展后备军38-41
- 4.1.2 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文化利用率和竞争力41-43
- 4.1.3 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同当今社会的一些重大关系43-45
- 4.2 科学发展观丰富传统文化,引领构建文化高地45-49
- 4.2.1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45
- 4.2.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45-47
- 4.2.3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夯实传统文化的群众基础47-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53-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良;;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提高国民素质探研[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孔令宏;;区域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产业化发展[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牛凯;;传统文化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03期
4 梁一群;;“阴阳互补”思维模式辨析——和谐社会建设中传统文化资源的一个梳理[J];理论学刊;2007年07期
5 齐晋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纯洁和谐内部关系[J];政工学刊;2008年06期
6 陈朋;李炜永;;对传统文化于政协民主发展的冷思考[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7 董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利用好中国传统文化资源[J];学习月刊;2012年09期
8 黄士良;积极挖掘和运用传统文化资源[J];群众;1996年10期
9 萧放;;传统节日与和谐社会[J];政工研究动态;2007年05期
10 邵庆祥;;传统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与民族精神的培育[J];学术论坛;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学新;;延庆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A];当代北京研究(2012年第4期)[C];2012年
2 范学新;;挖掘延庆传统文化资源 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3 范学新;;挖掘延庆传统文化资源 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A];繁荣古都历史文化 推动北京文化之都建设——2012·世界文化遗产日论坛文集[C];2012年
4 范学新;;挖掘延庆传统文化资源 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5 杨硕;杨纪青;李京兵;;西藏地区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制度价值研究[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6 范学新;;挖掘延庆传统文化资源 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A];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C];2012年
7 尉富国;;西部大开发与右江流域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晓萍;;利用首都传统文化资源提升首都文化国际影响力[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9 濮延博;;和顺古镇:品牌的冠名和资源的合理开发[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1年
10 刘维民;;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动力机制初探[A];西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化产业系主任 包晓光;传统文化资源的取用与可持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董娉 杨凌;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最强的软实力[N];河南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尹训宁;传播传统文化 捍卫民族遗产[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4 李心峰;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创新[N];文艺报;2010年
5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齐勇锋;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N];人民日报;2011年
6 浙江工商大学艺术经济学研究所 林日葵;发挥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N];人民日报;2011年
7 汪振军;用科技助推传统文化转型[N];人民日报;2013年
8 王金锋;让传统文化“活”起来[N];邢台日报;2014年
9 北京商报记者 肖玮 实习记者 沈艳宇;传统文化突围市场的商业密码[N];北京商报;2014年
10 邓聿文;靠什么来保护传统节日[N];深圳商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振东;传统文化视野下中国协商民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雪云;试探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3 朱勇;传统文化资源在雕塑语言中的转化[D];清华大学;2009年
4 邓娟;论新疆俄罗斯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转型[D];新疆大学;2006年
5 姜守瑞;和谐社会的传统文化资源初探[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6 洪瑶;传统文化的产业价值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曾佳佳;论学校文化建设中区域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D];江南大学;2009年
8 王静思;传统文化的电视媒介传播[D];吉林大学;2011年
9 高晓雷;从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利用看中国当代审美精神的转变[D];山东大学;2012年
10 赵林;中国先进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当代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试探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86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