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07:1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建设纳入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总体布局中,进一步凸显了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站到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时改善和强化社会管理的方法,不断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十八大社会建设的新论述为新时期进一步推动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指导。 追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建设的历史逻辑,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无疑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对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解决社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对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选题原由及选题意义进行分析,阐明论文研究的价值。对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中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界定了社会、社会建设及马克思视域中的社会建设的概念。阐述了国内外关于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内容以及当代中国实践中的社会建设情况。第二部分阐述了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探讨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对于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第三部分阐述了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基本内涵,即重视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树立社会管理与社会保障的双重维度;加强社会管理与社会保障的相互配合;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注重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论述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通过马克是社会建设思想的梳理,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建设模式,将市民社会建设的思想以及社会保障的内容真正的应用到社会建设实践过程中。要从马克思社会建设的规律、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理论高度,来充分认识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还要从更高的理论层次上,认识社会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积极借鉴以往社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指引下,,积极进行社会建设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新途径,把我国社会建设思想及实践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键词】:马克思 社会建设思想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喀什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一、 绪论10-16
- (一) 问题的提出10-11
- 1. 选题的缘由10
- 2. 研究的意义10-11
- 3. 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11
- (二) 相关概念阐述11-13
- 1. 社会11-12
- 2. 社会建设12
- 3. 马克思的社会建设12-13
- (三) 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研究现状13-16
- 1. 国外研究现状13
- 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3. 研究现状评析14-16
- 二、 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产生16-20
- (一) 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16-18
- 1. 客观条件16-17
- 2. 主观条件17-18
- (二) 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18-20
- 1.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18-19
- 2.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建设思想19-20
- 三、 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基本内涵20-30
- (一) 重视生产力的重要作用20-22
- 1.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的最终决定力量20-21
- 2. 生产力发展的途径21-22
- (二) 树立社会管理与社会保障的双重维度22-26
- 1. 从社会管理的维度来提升社会建设22-24
- 2. 社会保障的维度来加强社会建设24-25
- 3. 加强社会管理与社会保障的相互配合25-26
- (三) 注重社会组织的作用26-27
- (四) 实现人的解放27-30
- 四、 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30-36
- (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生产力发展30-31
- (二)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实现社会和谐31-32
- (三) 发展经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32-34
- (四)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34-36
- 五、 结束语36-37
- 参考文献37-39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39-40
- 致谢40-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树发;;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J];东岳论丛;2005年06期
2 刘生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社会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李跃新;;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北京党史;2014年01期
4 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5 丁剑;;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J];江汉论坛;2007年10期
6 葛恒云;;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宋新海;;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建设诉求[J];理论探索;2007年05期
8 桑春红;;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理论及其启示[J];兰州学刊;2007年09期
9 王继;王浩斌;;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10期
10 王家云;;毛泽东对和谐社会的理论探索[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玉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永忠;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视阈下的中国公民社会建设[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韩跃民;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基本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87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