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自然观的视角透析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
发布时间:2024-02-01 14:35
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是在批判近代自然观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与重要环节,为人们正确认识与理解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分析框架。在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看来,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自然界不是先于人们存在的、与人无关的,而是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所改造过的自然界,即人化的自然界,它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始终反对与近代自然科学相联系的近代唯物主义抽象自然观,认为抽象的唯物主义实际上等于唯心主义。马克思把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近代唯物主义指认为旧唯物主义,并不是反对其唯物主义性质,而是反对它们离开人、离开历史直观地看待自然,在马克思看来,那种与人分离的、与人无关的自然不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自然,这种抽象自然观是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领域深陷唯心主义的重要根源;只有坚持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把自然作为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对于人产生的历史的自然,才能看到人类社会的历史实际上是自然的历史,即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外在自然与自身自然的历史,从而才能走进历史的深处,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看来,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现实中人与自然之间...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其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
一、自然哲学:从古代的有机论到近代的机械论
1、“万物源于水”
2、“自然是一部精致的机器”
二、祛除了人的、抽象的自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近代自然观的批判
1、“另一种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2、“不知道人”的自然科学与“敌视人”的唯物主义
3、“抽象的唯物主义”等于唯心主义
三、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
1、“人化的自然界”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2、从“异化劳动”到“人化的自然界”
3、“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
第二章 从实践的人化自然观走向历史的深处
一、抽象自然观:费尔巴哈深陷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源
1、旧唯物主义之“旧”
2、自然与历史都在费尔巴哈的视野之外
二、“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进入唯物史观的通道
1、“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
2、历史发源于“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
3、“谈论没有私有财产的劳动,是一种最大的误解”
4、“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5、从“现实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解开“历史之谜”
第三章 马克思自然观中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透析
一、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众说纷纭的生态反思
1、生态危机根源的“三位体”
2、市场失灵,抑或民主缺失
3、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4、对观念深处的进一步追问
二、生态危机社会根源透析:马克思自然观的视角
1、“不能没有马克思”
2、“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3、人与自然界的矛盾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第四章 资本的逻辑与生态危机的现实必然性
一、资本主义私有制:对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否定
二、资本逻辑支配下的人与自然:生态危机的现实必然性
1、“劳动创造价值”
2、“形式上自由的劳动”
3、“原料在这里只是当作一定量活劳动的吸收器”
4、“资本的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
5、“按照自己的形象,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历史的教训与现实的困境: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矛盾
1、社会主义国家生态矛盾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2、当代中国的环境困境
二、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自然观通往现实问题的出场路径
三、从规划到制度设计: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3892283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其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
一、自然哲学:从古代的有机论到近代的机械论
1、“万物源于水”
2、“自然是一部精致的机器”
二、祛除了人的、抽象的自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近代自然观的批判
1、“另一种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2、“不知道人”的自然科学与“敌视人”的唯物主义
3、“抽象的唯物主义”等于唯心主义
三、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
1、“人化的自然界”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2、从“异化劳动”到“人化的自然界”
3、“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
第二章 从实践的人化自然观走向历史的深处
一、抽象自然观:费尔巴哈深陷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源
1、旧唯物主义之“旧”
2、自然与历史都在费尔巴哈的视野之外
二、“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进入唯物史观的通道
1、“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
2、历史发源于“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
3、“谈论没有私有财产的劳动,是一种最大的误解”
4、“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5、从“现实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解开“历史之谜”
第三章 马克思自然观中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透析
一、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众说纷纭的生态反思
1、生态危机根源的“三位体”
2、市场失灵,抑或民主缺失
3、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4、对观念深处的进一步追问
二、生态危机社会根源透析:马克思自然观的视角
1、“不能没有马克思”
2、“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3、人与自然界的矛盾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第四章 资本的逻辑与生态危机的现实必然性
一、资本主义私有制:对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否定
二、资本逻辑支配下的人与自然:生态危机的现实必然性
1、“劳动创造价值”
2、“形式上自由的劳动”
3、“原料在这里只是当作一定量活劳动的吸收器”
4、“资本的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
5、“按照自己的形象,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历史的教训与现实的困境: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矛盾
1、社会主义国家生态矛盾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2、当代中国的环境困境
二、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自然观通往现实问题的出场路径
三、从规划到制度设计: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3892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892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