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和实践意义
发布时间:2024-02-07 05: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全新的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观点,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科学概括,是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本文立足于当今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从哲学视野出发,全面剖析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底蕴,力求对科学发展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手法进行一次深入的梳理,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全面生产理论三个不同角度全方位来探求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从而获得对科学发展观更深层次的把握和理解,以求有效地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为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发展观念提供理论依据;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更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则进一步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阐明。 在明晰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的前提下,本文开始从深层次挖掘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及其思维特征,即从哲学的高度对科...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探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及其思维特征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
第二节 社会的全面发展与系统思维
第三节 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和谐思维
第四节 自然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生态思维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896827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探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及其思维特征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
第二节 社会的全面发展与系统思维
第三节 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和谐思维
第四节 自然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生态思维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896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896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