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视野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1 06:16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就业问题绝对不是一件小事。目前,摆在我国共产党和政府面前的一件大事和难事就是要解决我国将近2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快速合理地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同时也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能否取得成功。 依据中国客观实际,笔者力求从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的视角找到一条解决农村剩余动力转移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从介绍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创新点入手;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区域经济理论和该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两个方面;简述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然后从供给和需求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前面的论述和分析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对策。 运用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提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农村劳动力由经济社会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流向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二是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69646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不同国家城市化人口比较图
图2:不同国家城市化人口比较图(数据来源:《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第96页)4.2.2乡镇企业吸纳能力下降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剩余劳转移最快的时期也是乡镇企业发展最迅猛的时期,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对农村剩余劳动的吸收具有直接影响。改革开....
本文编号:3969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969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