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平等观阐释
发布时间:2025-01-01 06:36
关注自由、追求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平等观的梳理无疑应从其反面——“不平等”的产生开始。阶级的产生把人类从原始平等状态推入了不平等的深渊。但从那一刻开始,人类就从未放弃过对平等理想的追求。 平等只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完全平等。“抽象、超阶级”的平等必定是无知的幻想。恩格斯指出现代平等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获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在古老的原始社会中,也只能谈得上公社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妇女、奴隶和外来人是被排挤在外。到了奴隶制社会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随着阶级的产生,原始的平等观念已经不存在,平等有了阶级的内容。随着阶级的产生,“一般人的平等”就日渐消失。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产生了“现代平等观”。资产阶级试图利用“人权”掩盖其剥削本质。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恰恰是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实际不平等和对立作为前提和基础的。离开了不平等就无所谓平等,平等的观念本身是一种历史的产物,离开了历史,没有历史的观点,必然会对平等观念作出歪曲的解释。资产阶级消灭特权的平等要求提出的同时,无产阶级消灭阶级本身的平等要求也随之而生。 ...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恩格斯平等观的理论渊源
(一) 西方传统哲学家思想中的平等观念
(二) 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家思想中的平等观念
(三) 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平等观念
二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平等观的理论阐释
(一) 恩格斯平等观的形成脉络
(二) 恩格斯平等观的直接针对性
(三) 恩格斯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1、恩格斯平等观的主体内涵
(1) 平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2) 平等的实现程度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
(3) 平等是反映一定经济结构的利益关系
(4) 平等不能诉诸道德或法律
2、资产阶级平等观与无产阶级平等观的实质区别
3、批评杜林平等观的哲学基础
(四) 恩格斯平等观的哲学基础
三 恩格斯平等观的当代价值
(一) 与西方思潮——“普世价值”的碰撞,透视批判其理论实质
1、“普世价值”理论概述
2、借恩格斯平等观透视“普世价值”理论实质
(二) 恩格斯平等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恩格斯平等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恩格斯平等观与社会转型时期平等问题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22185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恩格斯平等观的理论渊源
(一) 西方传统哲学家思想中的平等观念
(二) 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家思想中的平等观念
(三) 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平等观念
二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平等观的理论阐释
(一) 恩格斯平等观的形成脉络
(二) 恩格斯平等观的直接针对性
(三) 恩格斯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1、恩格斯平等观的主体内涵
(1) 平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2) 平等的实现程度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
(3) 平等是反映一定经济结构的利益关系
(4) 平等不能诉诸道德或法律
2、资产阶级平等观与无产阶级平等观的实质区别
3、批评杜林平等观的哲学基础
(四) 恩格斯平等观的哲学基础
三 恩格斯平等观的当代价值
(一) 与西方思潮——“普世价值”的碰撞,透视批判其理论实质
1、“普世价值”理论概述
2、借恩格斯平等观透视“普世价值”理论实质
(二) 恩格斯平等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恩格斯平等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恩格斯平等观与社会转型时期平等问题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22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4022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