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意识、时代意识、问题意识:实践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导向

发布时间:2016-05-21 10:13

  本文关键词:主体意识、时代意识、问题意识:实践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导向——关于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审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年07期

投稿

主体意识、时代意识、问题意识:实践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导向——关于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审视

 

【摘要】:本文在总结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验时,认为很关键的就是坚持了主体意识、时代意识、问题意识作为基本导向。从主体意识来看,全党注重在全面、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时代意识来看,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善于汲取时代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宣传中注重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从问题意识来看,关注实际、关注民生,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出发,使群众在亲身感受中自觉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朴实的观点和方法。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K265;D61
【正文快照】:

在整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延安时期具有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功地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很关键的就是坚持了主体意识、时代意识、问题意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基本导向。一、全党注重在全面、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实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占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兴,张元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徐国利,叶挺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3 叶昌友;[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4 刘国华;[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5 黄德渊;[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白友涛,柴静;[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王进芬,马振江;[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沙健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黄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苏黎明;[J];北京党史;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洁;;[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晓勇;;[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坤栋;;[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王守稼;缪振鹏;;[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5 王聿修;杨炳昆;唐明中;;[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6 姜红;;[A];高校信息文献开发与利用——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第6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7 王兴国;;[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青峰;;[A];从《为人民服务》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玖琳;;[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徐行;李俐;;[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禄春;[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张拴平;[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杨松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传涛;[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王建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姚植传;[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蔡道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向天渊;[D];四川大学;2002年

9 朱修国;[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刘淑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D];河南大学;2001年

2 胡峰;[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夏晓丽;[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郎茂锋;[D];浙江大学;2002年

5 罗晓春;[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傅志勇;[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刘晖;[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师春苗;[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志敏;[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10 余华林;[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程程;胡宗俊;;[J];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孙秀民;;[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牛晶晶;许春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7期

4 叶福林;;[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彭蕾;孙波;;[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08期

6 杨近平;;[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7 宗道一;;[J];中外文摘;2011年19期

8 谭一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04期

10 颜复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梁星亮;;[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张远新;;[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黄延敏;;[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美娥;;[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5 陈奎元;;[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一平;;[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7 张志杰;;[A];曹又参与安边起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安边起义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盛嘉;;[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变与常:关于社会转型方式的历史思考”历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丹;[N];延安日报;2011年

2 周云水;[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记者 房佳;[N];延安日报;2010年

4 张雪梅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N];各界导报;2010年

5 马新芳 本报记者 姚志伟;[N];陕西日报;2009年

6 杜涛;[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N];人民日报;2007年

8 记者郑少忠;[N];人民日报;2002年

9 陈钢 拓继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10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陕西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会长 杨尚勤;[N];陕西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军林;[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艳春;[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明;[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维泽;[D];延安大学;2010年

2 刘舰;[D];延安大学;2011年

3 刘杰;[D];延安大学;2011年

4 赵广玉;[D];渤海大学;2012年

5 杜毅漫;[D];长安大学;2007年

6 吴文燕;[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华小勇;[D];西北大学;2006年

8 王凤;[D];西北大学;2008年

9 张良杰;[D];兰州大学;2009年

10 郭永红;[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主体意识、时代意识、问题意识:实践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导向——关于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审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47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7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