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当代价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当代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幸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古往今来,人们幸福观念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辩证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者对幸福这一话题的探索也始终没有停止。自2012年底以来,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今后的发展走向予以高度地关注,这深刻彰显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强劲现实趋向。当前,我国政府相继提出口号和政策把人民的幸福程度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志,正在努力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幸福观体系来引领当代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正是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应运而生的。然而,由于人们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胸怀抱负、生活态度等因素的差异,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也各有不同,如何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并以此为指导来创造幸福、感受幸福,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社会整体的转型历来要经历无数曲折和风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要想顺应这一趋势,就要深入地挖掘和探究其内在价值。当代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对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渴望,,实现中国梦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这将对世界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当前社会现状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理论基点,探询当代社会思潮激荡之源,深刻解读社会转型时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前社会的价值体系建设的相互联系,正确引导人们对幸福的价值追求,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促使人们追求和谐富足的幸福社会,推动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转型。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家、创造幸福生活的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源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幸福观 社会转型 价值追求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A81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10-11
- 1.3 研究意义11-12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2-15
- 1.4.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4.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5-17
- 1.5.1 研究方法15-16
- 1.5.2 创新点与不足16-17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论解读17-25
- 2.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内涵17-21
-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概念18-19
- 2.1.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本质19-20
- 2.1.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价值取向20-21
- 2.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主要内容21-25
- 2.2.1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21-22
- 2.2.2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22-23
- 2.2.3 创造性劳动与消费性享受的统一23-24
- 2.2.4 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24-25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历史考察25-40
- 3.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论追溯25-31
- 3.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萌芽25-26
- 3.1.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形成26-28
- 3.1.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成熟28-31
- 3.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31-40
- 3.2.1 毛泽东幸福思想与中国的革命与建设31-32
- 3.2.2 邓小平幸福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2-34
- 3.2.3 江泽民幸福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4-35
- 3.2.4 胡锦涛幸福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35-37
- 3.2.5 习近平幸福思想与“中国梦”美好蓝图37-40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价值体现40-54
- 4.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价值追求40-45
- 4.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政治价值追求41-42
- 4.1.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经济价值追求42-43
- 4.1.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社会价值追求43-44
- 4.1.4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文化价值追求44-45
- 4.2 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路径选择45-49
- 4.2.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明确社会主义价值目标45-47
- 4.2.2 有效运用政府宏观调控,增强公民的幸福体验47
- 4.2.3 正确发挥舆论导向功能,促进民众的精神丰富47-48
- 4.2.4 提高个人文化道德素养,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念48-49
- 4.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当代价值的启示49-54
- 4.3.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理念50-51
- 4.3.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基石51
- 4.3.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多元文化的思想引领51-52
- 4.3.4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52-54
-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58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双利;;试论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的重要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02期
2 陈惠雄;傅俊华;;树立助人为乐的幸福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1期
3 李志,彭建国,彭晓玲;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调查[J];探索;2000年03期
4 邢占军,黄立清;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J];理论探讨;2004年01期
5 龚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论略[J];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02期
6 张宏;王晶;彭洋;;关于高校辅导员幸福观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赵子琴;邓立;;析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理论实践价值[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8 孙建华;王晓虹;;关于在“基础课”教学中渗透幸福观教育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栾琮聪;;对当代青少年幸福观教育的几点看法[J];法制与社会;2010年22期
10 王艺;;如何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J];职业时空;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飞;;中小学生幸福感基本问题研究——学生的幸福观[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2 李南;张萌萌;;“自我更新”取向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幸福观研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婧;揭水平;;当代中国女大学生幸福观的探索性因素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鲁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之幸福观意蕴探究[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江锡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幸福观教育的研究[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文集(第七卷)[C];2004年
6 彭文会;黄希庭;;美德幸福观: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话题[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高世乐;高世明;高兴和;高山杉;;温度经济——不得已的选择[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守晃;林启雄;施均济;;论长寿与文化[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四)——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六——健康与老龄化[C];2010年
9 张志哲;;论理学家的幸福观[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10 刘绍清;;浅谈廉洁自律[A];全国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杰;大学生的“幸福观”及思想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北京青年评论家 滕朝阳;官员应有什么样的幸福观[N];南方日报;2010年
3 西南大学 徐茂华;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11年
4 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徐安琪;家庭幸福观:金钱不是幸福的象征[N];文汇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周明 崔振波;清原倡导健康向上幸福观[N];辽宁日报;2011年
6 市社科联 马灿龙;树立正确“幸福观”[N];汕头日报;2011年
7 丁云婷;高安倡导科学健康向上的幸福观[N];宜春日报;2012年
8 祁东县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 局长 尹慧;正确的幸福观是廉洁从税的“原动力”[N];衡阳日报;2012年
9 罗海涛;幸福观决定幸福感[N];大理日报(汉);2012年
10 焦炎;崇尚“最美”幸福观[N];韶关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洪兴;幸福的根据——关于生命幸福观的探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刚;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于晓权;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意蕴[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祥兵;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黄静;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杨;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4 何雨格;当前女大学生幸福观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赵小玲;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静;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的启示[D];华侨大学;2011年
7 王珊珊;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丁磊;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2年
9 岳君恒;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幸福观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李雯婷;马克思的幸福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广东商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当代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503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