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及其当代价值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青年观是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青年工作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观察、研究和开展青年教育与工作上的根本立场、观点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构成的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和发展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青年观 当代价值
【分类号】:A811.6;D431
【正文快照】: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马克思主义政党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看待青年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关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青年问题、积极开展青年工作的政策原则。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实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观──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J];当代青年研究;1994年01期
2 吴子国;路宝利;顾瑞峰;赵艳萍;;论邓小平的青年观[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卢蕾;冯流;;试论毛泽东青年成才观的现实意义[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7期
4 吴学军;邓小平的青年观[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04期
5 蔡静;白雪;郭铮;;试论毛泽东的青年观及其对青年社会化的指导意义[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王唤青;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动力论[J];高校理论战线;1989年05期
7 马原;;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1期
8 灻世雄;对櫖克思主义}摰渥骷矣泄卣蝳摷醚Ф韵蟮母髦痔岱ǖ难芯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9 周隆滨;;人、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吗?[J];前线;1982年09期
10 余惠芬;周莉;;马克思与诺思:两种国家理论的比较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红岭;;邓小平信仰思想研究综述[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2 刘军;;意识形态话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靳永翥;;论中国共产党提升执政能力的路径选择[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胡振良;;“四个如何认识”的起点基础和指导——学习邓小平“两个必然”论述的思想内容与理论品格[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5 黄龙保;;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黄龙保;;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远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8 李丽;;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的形成及其历史启示[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9 刘晨晔;;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时代转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维度思考[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孙海;;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思想形成中的三个主要历史关系[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献民;“三个代表”理论创新的历史启迪[N];山西日报;2003年
2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N];解放日报;2003年
3 孙嘉诚;牢牢把握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N];解放军报;2003年
4 张元欣;学习“三个代表” 重在解决方法[N];发展导报;2003年
5 顾锦屏;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习[N];光明日报;2002年
6 ;从千年思想家评选谈起[N];河南日报;2003年
7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N];经济日报;2003年
8 ;从千年思想家评选谈起[N];人民日报;2003年
9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N];人民日报;2005年
10 ;从千年思想家评选谈起[N];新疆日报(汉);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司永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理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向东;邓小平关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潘俊洋;论毛泽东青年思想及其启示[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517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517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