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理性及现代性:马克思的批判性重构

发布时间:2017-07-04 11:21

  本文关键词:启蒙理性及现代性:马克思的批判性重构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启蒙理性 现代性 后现代性 资本逻辑


【摘要】:反思和批判启蒙理性是启蒙本身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现代人制衡启蒙神话及现代性危机的重要力量,是全球化时代政治哲学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主题。对启蒙理性的反思和批判需要从外在的社会历史发展角度及内在的思想史视域来加以把握、检审,在充分肯定启蒙理性及现代性成就的同时,正视其自身的内在矛盾,揭示其所导致的社会危机,并梳理、反思和借鉴后现代主义对启蒙理性及现代性的否定性批判,以此为启蒙理性及现代性危机提供更有深度与广度的解决路径。马克思把对启蒙理性及现代性的批判转化为对资本逻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性重构,把对启蒙理性及现代性种种弊端的克服转化为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超越,将启蒙理性批判主题推向制高点,为现代社会向更高形态的发展找寻到方向和道路。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马克思 启蒙理性 现代性 后现代性 资本逻辑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作者刘同舫,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州510631)。启蒙理性是一个多维度的现代性课题,它既是崇尚理性权力、重塑理性权威的思想史命题,也是推动现代社会改变生活方式、制度结构和文化形态的历史力量。启蒙理性为近现代社会发展奠定了一套全新的宇宙论、生存论和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大志;后现代主义与启蒙[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1期

2 程广云;后现代:走向“多元”的现代性[J];哲学研究;2005年05期

3 陈学明;;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宝云;卢衍鹏;;生存的艰难与平凡的伟大——简评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张旭;探析杰姆逊后现代美学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4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5 张旭平;建构与解构:主体在现代、后现代哲学中的命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张能为;伽达默尔“第三次启蒙”与现代科学化时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李昭昊;墨翟和平观的哲学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陈义平;权利与法治:康德法哲学的二维视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马杏苗;对现代社会合理精神基础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胡万年;“大自然的智慧”——解读康德《实用人类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3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王燕;;当代詈语的嬗变[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红霞;;瓷性肌肤下的现代“身体”表述[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7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窦亚平;;从全球化理论看太虚法师佛教改革[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赵文龙;王夏峥;;社会信任与社会交往的研究初探——基于“2009年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西安数据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贾海薇;;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治理变革的制度创新——基于广东探索的思考[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沈婷;弗吉尼亚·伍尔芙小说《达洛卫夫人》中的时间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申腾;日常政治视野下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行动探析:基于HB社区的个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佩洪;马克思是后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现代性批判者吗──论现代性批判语境下的马克思[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10期

2 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3 贾英健;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旨趣及其变革实质[J];哲学研究;2005年09期

4 漆思;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的三个基本维度[J];求是学刊;2005年01期

5 罗骞;马克思与现代性批判[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6 李国华;现代性批判与现代认知结构的嬗变[J];理论学刊;2005年04期

7 魏波;;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人文向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李泳梅;;现代性批判理论的人文反思和启示——中国境域下的启蒙精神再思考[J];理论导刊;2006年10期

9 郗彩红;;西方“大众社会”概念的原初语境与现代性批判[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臧峰宇;;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代性批判视野[J];理论导刊;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晓明;;现代性批判与“启蒙的辩证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闫方洁;;商品、异化、拜物教: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源起[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3 高瑞泉;;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批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5 罗骞;;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批判话语及其限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6 吕敬美;;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启示[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杜红艳;基于多元主义的现代性批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罗骞;真正的现代性批判一定是“后”马克思的[N];社会科学报;2006年

3 罗骞;“死亡”应成为现代性批判的必要意识[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张雄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现代性与西方理论经济学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衣俊卿;现代性的当代命运与中国语境[N];光明日报;2004年

6 北京大学哲学系 丰子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启示[N];光明日报;2010年

7 陈学明;中国“现代化”需要超越西方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万俊人;现代性:从批判到颠覆及之后[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9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资源[N];社会科学报;2005年

10 约翰·F·威尔士/文 吕增奎/编译;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N];社会科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罗骞;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5年

2 梁玉水;“马克思与现代性批判”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周丹;现代性的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2年

4 石敦国;时代困境的实践反思——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话语[D];复旦大学;2003年

5 郑飞;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D];南开大学;2009年

6 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D];南京大学;2003年

7 戚广平;“非同一性的契机”:关于“建构”的现代性批判[D];同济大学;2007年

8 李正义;诗意的延续:从浪漫主义到共产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爱梅;现代性批判与自由理想的启蒙[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梅;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刘平;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岩;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当代意义[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范秋琨;现代性批判研究探析[D];厦门大学;2007年

5 张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6 许建宝;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娟;论现代性问题:超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晏雪飞;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D];吉林大学;2008年

9 彭文刚;犹太人问题与现代性[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吴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17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517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a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