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之异同

发布时间:2017-08-04 00:27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之异同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 先秦儒家 人学


【摘要】: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和科学性指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而先秦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则孕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深刻影响着国民性格和社会发展。这两大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遇,既有相互碰撞,又有相通之处。文章以人学思想为视角,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格与精神境界等五个方面将二者进行比较,意在异中求同,从中获得启迪,对当代人的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先秦儒家 人学
【分类号】:A811;D092
【正文快照】: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诉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关注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中心,也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中国先秦哲学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对人性问题进行思考,对人何以为人做出了价值判断。在人学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耀霞;;先秦儒家的节俭思想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伦理启示[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汤宽新;;先秦儒家道德情感消解当代科技负面作用的可能性[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胡亮;周怀红;;先秦儒家忧患思想对现代社会忧患意识建构的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01期

4 梁文宏;罗文宁;;先秦儒家人文思想探析[J];传承;2012年11期

5 李金秀;先秦儒家礼仪观与当代礼仪规范──《先秦儒家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系列论文之九[J];社科纵横;1999年06期

6 肖焕云;;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历史成因[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7 高永生;先秦儒家价值观探析[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8 吕露;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思想基础——先秦儒家的“礼”、“法”思想刍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刘明芝,卢永凤;论先秦儒家“和”的思想[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10 卢永凤;;先秦儒家关于“和谐社会”构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先秦儒家的消费经济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定文;;试论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及其现代转化[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英杰;赵东玉;;鸟兽不可与同群——先秦儒家视野中的人兽之别[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燕国材;;先秦儒家的学习理论[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5 李畅友;;先秦儒家人生学说的启示——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思考[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周宏;;先秦儒家天人学说中的交互主体思想探析[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章立明;;试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向现代经济伦理转换的可能性[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周山;;先秦儒家关于道德品性的思考[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吴倩;;中华生态文明的原初典范——先秦儒家生态哲学论析[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10 马元良;;先秦儒家的生态哲学智慧[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树华;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于民雄 作者系贵州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浅论先秦儒家的和谐观念[N];贵阳日报;2007年

3 李孝纯;浅谈先秦儒家的学习观[N];学习时报;2002年

4 吉林大学 吴树勤;先秦儒家丧礼的功能与实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东师大哲学系教授 顾红亮;简评《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N];光明日报;2010年

6 明辉;教化始于刑罚前 先秦儒家法律观[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关健英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从税赋讨论看先秦儒家的民生关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欧阳祯人;郭店儒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启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9 张孝进;文史贯通与儒者风范[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丽丽;先秦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迎华;先秦儒家生死观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价值[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4 韩章勇;先秦儒家德寿思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米继军;先秦儒家中庸之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瑞雪;秩序与人:先秦儒家法思想新论[D];西北大学;2006年

7 张杰;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8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陈继红;“分”与伦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谢桂山;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之比较[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燕;先秦儒家自强思想的德育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姜洪斌;论先秦儒家治国理论的现代应用[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郑伟伟;先秦儒家知己意识探析[D];郑州大学;2009年

4 王静;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余佳润;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构建的德性基础及其实践路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雷力嫣;先秦儒家尊严思想探佚[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王娇;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马兰兰;论先秦儒家“义利之辩”[D];河北大学;2015年

9 冷文;先秦儒家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10 王灵敏;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及其现代转向[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17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17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b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