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及其现实启示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及其现实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形态 人的全面发展
【摘要】:发展是中国社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至关重要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都不开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面进步。就中国社会的发展而言,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中国的社会现实。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具有十分丰富的社会发展思想。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中最核心内容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从更深层面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原初形态,这对于我们在当今时代如何全面准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并更加具有自信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从而更加有效地将之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在现实层面,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充满坚定的信念,更加自觉地以之作为强大理论武器来观察分析中国社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有助于我们在社会发展的具体层面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与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当前实际进行紧密结合,从而将中国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推向前进,造福中国人民,为世界做出中华民族自己的贡献。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的主要经典文本,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努力探究原著中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思想的原本真意。从社会形态与结构论、社会发展目的论、社会发展规律论、世界历史理论、社会发展跨越论五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对当代中国的现实启示:1、以发展的人民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尺度;2、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在全球化进程中推进中国特社会社会主义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形态 人的全面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D6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7
- 目录7-9
- 1 引言9-15
- 1.1 理论与现实意义10-11
- 1.1.1 理论意义10-11
- 1.1.2 现实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
- 1.3 本文创新和不足13-15
- 1.3.1 本文创新13-14
- 1.3.2 本文不足14-15
- 2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的形成15-21
- 2.1 时代背景15
- 2.2 形成条件15-17
- 2.2.1 资本主义工业化高度发展基础上劳资矛盾的尖锐对立15-16
- 2.2.2 马恩在批判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创新16-17
- 2.3 形成过程17-21
- 2.3.1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7-18
- 2.3.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
- 2.3.3 《德意志意识形态》18
- 2.3.4 《共产党宣言》18-19
- 2.3.5 《资本论》及其手稿19
- 2.3.6 《人类学笔记》19-21
- 3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21-35
- 3.1 社会形态与结构论21-23
- 3.2 社会发展目的论23-25
- 3.3 社会发展规律论25-28
- 3.4 世界历史理论28-30
- 3.5 社会发展跨越论30-35
- 4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对当代中国的现实启示35-39
- 4.1 以发展的人民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尺度35-36
- 4.2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6-37
- 4.3 在全球化进程中推进中国特社会社会主义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7-39
- 5 结语39-41
- 致谢41-43
- 参考文献43-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家祥;;对质疑“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质疑——与段忠桥教授商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丰子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兼论其把握方式与寻求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赵兴良,郑百灵;1844年《手稿》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吴荣顺;;论社会主义发展评价尺度理论深化的双重逻辑[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5 张步仁;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当代意义[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奚兆永;;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讨论——兼评《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一个主要依据的质疑》一文[J];教学与研究;2006年02期
7 刘晨晔,许征帆;劳动——休闲——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两个内在逻辑基点[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段忠桥;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一个主要依据的质疑——重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一段著名论述[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郭玲玲;;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意义及其理论深化[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侯晨曦;高丽萍;;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解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彬;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26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2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