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分配正义

发布时间:2017-08-13 08:06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论分配正义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分配正义 阶级 共产主义


【摘要】:针对艾伦.伍德提出的马克思没有认为资本主义是非正义的观点,胡萨米提出了反证,认为对马克思来说,正义要从生产方式与阶级的立场去理解,但伍德等人却仅从生产方式去界定马克思视野中的正义。这一方面使马克思成为历史上统治阶级的正义观的代言人,另一方面也使"马克思的正义"失去对社会的批判性。为了彰显马克思的正义的批判性,文章还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分配正义标准——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并以之演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马克思 分配正义 阶级 共产主义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正义的吗?马克思谴责资本主义社会,这至少在多大程度上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正义?他在这个论题上直接的明确的观点不仅极少而且游离于两者之外,但是,纵观他的作品的大量章节,马克思典型地使用了关于正义的哲学论述的语言方式,并且似乎在谴责资本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华平;熊亮;;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研究——兼与罗尔斯分配正义论比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李怀杰;祝小宁;;马克思政治正义及当代价值探究[J];理论与改革;2010年06期

3 王浩斌;市民社会: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历史语境[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臧峰宇;;从时间角度解读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正义维度[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刘文旋;马克思的知识理论[J];哲学研究;2002年10期

6 马俊领;魏娟;;论埃尔斯特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重建[J];社会科学家;2010年01期

7 陈书生;浅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含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8 关柏春;刘春海;;离开了按劳分配原则还谈何分配正义?——与李惠斌先生商榷[J];岭南学刊;2011年01期

9 孙蚌珠;项国;;对“正义在于应得”观念的挑战[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年08期

10 庄锡福;学习马克思分析农民问题的观点和方法——读《法兰西阶级斗争》、《雾月十八日》[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远朋;;当代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2 时晓丽;;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黄裳裳;;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舒远招;;马克思的创造概念[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潘天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依据[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黄丽华;;机器——马克思技术哲学研究的起点 读马克思的《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书[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英杰;;从三个“悖论”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重新界定[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叶志坚;;马克思文化思想论析[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9 黄裳裳;;人文关怀:马克思文化批评的反思性[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赵准;;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一种新阐释——理想和现实的结合[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N];学习时报;2001年

2 宫希魁;我们应当做得更好[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3 ;马克思关于道德的一个论断[N];学习时报;2004年

4 ;国内高校“马克思研究热”及其提出的问题[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余斌;新危机时代的一炷“佛香”[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6 朱立元;不应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新神话[N];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张小儒;再说“羡慕马克思”[N];光明日报;2004年

8 徐觉哉;马克思之墓[N];社会科学报;2003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宋希仁;政治伦理研究的新作[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梁晓华;踏寻马克思的足迹[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有璋;论当代中国分配正义[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3 曹瑞明;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当代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文晶;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困境及出路[D];吉林大学;2010年

5 谢宝贵;平等主义视野下的分配正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夏芸芸;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朱大鹏;社会主义正义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俞志;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媛淑;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发展探讨[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张琳;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生明;马克思信用理论与我国现代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蔡正孙;马克思和老子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维全;马克思经济全球化学说与中国的对外开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贾兴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5 霍君辉;马克思和谐思想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6 姚志国;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超越[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王志军;从马克思早期对宗教的批判看哲学的根本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罗伯中;论马克思早年政治哲学[D];湘潭大学;2003年

9 秦怡红;论马克思的社会理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任东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66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66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c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