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
【摘要】:人的问题是古老而又新鲜的问题,古老是因为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人就一直致力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和人的理想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虽然物质财富空前繁盛,但是也出现了“见物不见人”的异化现象,出现了精神缺乏、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等种种问题。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更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指导下推动中国社会建设是一个事关人民利益的热点问题。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博大精深,文章界定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概念,并把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做了比较分析。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产生和丰富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在吸收和批判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人本思想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同时马克思的生长环境也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历史生成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中都包含了丰富的人本主义思想,具体包括人的存在理论、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价值追求三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经过几代中国领导人继承和创新,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具体启示在于:在社会建设中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解决社会建设中的民生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要在社会建设中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人本思想 以人为本 社会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1;A8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0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选题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9-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框架14-15
- 1.4 研究方法15-16
- 1.4.1 文献研究法15
- 1.4.2 比较研究法15
- 1.4.3 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法15-16
- 1.5 创新与不足16
- 1.5.1 创新之处16
- 1.5.2 不足之处16
- 1.6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相关概念界定16-20
- 1.6.1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区别分析17
- 1.6.2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区别分析17-18
- 1.6.3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区别分析18-20
- 2 影响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产生的因素20-25
- 2.1 马克思成长环境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产生的影响20-21
- 2.1.1 家庭环境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产生的影响20
- 2.1.2 学校环境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产生的影响20-21
- 2.1.3 社会环境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产生的影响21
- 2.2 德国古典哲学家人本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影响21-25
- 2.2.1 康德人本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影响21-22
- 2.2.2 黑格尔人本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影响22-23
- 2.2.3 费尔巴哈人本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影响23-25
- 3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本内容25-34
- 3.1 关于人的存在理论25-27
- 3.1.1 自然意义上的人25
- 3.1.2 社会意义上的人25-26
- 3.1.3 现实意义上的人26-27
- 3.2 关于人的本质理论27-30
- 3.2.1 人的类本质是劳动或者实践28-29
- 3.2.2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9-30
- 3.3 关于人的价值追求理论30-34
- 3.3.1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30-31
- 3.3.2 人的发展阶段31-34
- 4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34-42
- 4.1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4-36
- 4.1.1 在人的属性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4-35
- 4.1.2 在人民群众观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5-36
- 4.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6-38
- 4.2.1 在人的物质增长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7-38
- 4.2.2 在人的精神丰富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8
- 4.3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8-40
- 4.4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40-41
- 4.5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41-42
- 5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42-49
- 5.1 在社会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42
- 5.2 在社会建设中切实解决民生问题42-47
- 5.2.1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有所教”43-44
- 5.2.2 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劳有所得”44
- 5.2.3 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病有所医”44-45
- 5.2.4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老有所养”45-46
- 5.2.5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住有所居”46-47
- 5.3 在社会建设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47-49
- 结论49-50
- 注释50-53
- 参考文献53-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57-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凤剑;;深化人本思想 创新基层党建[J];杭州(周刊);2012年08期
2 何宏兵,陈谊;中国古今人本思想比较及其意义[J];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林媛红;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思想[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马文祥;;21世纪中国人本思想研究述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3期
5 孟宪平;;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思想及其特征——基于对马克思恩格斯重要著作的理解[J];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田之华;史丽丽;;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现实意义[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12期
7 刘海龙;;传统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新探[J];理论导刊;2008年04期
8 余海超;;论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及其特征[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9 张富文;;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析[J];理论导刊;2009年02期
10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之探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馥洁;;中国哲学人本思想的价值论意蕴及其特征[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蒋锦洪;;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3 崔秋锁;;论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4 张道俭;;坚持人本思想 提高管理效能[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王泓远;;论马克思经济科学中的人本思想[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富文;;试论毛泽东人本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高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胡雪艳;赵华朋;;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本思想的再认识[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9 韦宇;银玉川;;邓小平发展观中的人本思想特色探析及其现实启示[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越轩;窦晨阳;;人本思想导向的城市规划——以铁西新城总体规划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 城市总体规划)[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岳文;贯彻人本思想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N];兰州日报;2006年
2 范丽娜;突出人本思想 发展慈善事业[N];牡丹江日报;2005年
3 戴文红;浅谈“人本思想”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N];科学导报;2006年
4 来林;新时期公安工作与人本思想[N];人民公安报;2005年
5 黄炎人;从“民本”到“人本”:一字之差天地之别[N];证券日报;2004年
6 刘大会(作者系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平安崛起战略的人本思想[N];驻马店日报;2005年
7 张志勇;人本思想贯穿今年两会[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8 李香斌;人本思想 理性追求[N];湖南日报;2005年
9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艳玲;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立足于能力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 汪克强;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N];学习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及其现代意蕴[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田新辉;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契机与演进逻辑[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勾晨曦;中国共产党的人本思想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王尉;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王婧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蕴意[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6 苏玉霞;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D];西华大学;2015年
7 焦亮;传统儒家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丛茂国;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9 杨举;马克思人本思想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D];兰州大学;2010年
10 达古拉;马克思的人本思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81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81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