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恩格斯意识形态观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12:31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与恩格斯意识形态观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恩格斯 意识形态


【摘要】: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同时期不同文本中的相关经典表述、当代学界的代表性评论者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意识形态观的不同解读,从理论依据和学术论争两个角度来比较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观。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合理区分文本呈现的差异、系统论争基本内涵的一致和科学解释实践维度的关怀,才是当前研究和讨论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可行路径。尽管在基本性质上,意识形态是一种"颠倒"现存与实存关系的"虚假意识",但却并非认识论意义上的谬误,而是人类在特定历史和社会条件下的把握自己和世界的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态度和方式。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意识形态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始人,他们的意识形态观无疑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学术讨论资源。本文拟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展开相关讨论:第一,理论依据:文本中的经典表述;第二,学术论争:评论者的不同解读;第三,路径探索:走出“二元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学文;;“实践存在论”美学何以可能[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刘长军;赵新燕;;卢森堡的阶级意识思想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丁涵;;艺术的代价——阿多诺与大众视角的换位反思[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5期

4 乔瑞金;;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思想特征[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7年00期

5 刘希良;;马克思主义战斗力的新视野[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01期

6 吴学琴;梁立;;阿尔都塞和汤普森的历史主体观的分歧[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尚庆飞;;国外毛泽东研究领域三种理论立场的反思与考察[J];东岳论丛;2008年02期

8 姚国宏;;论葛兰西的知识道德集团理论及现实意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9 张艳涛;;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及其当代启示[J];桂海论丛;2008年03期

10 石玉亭;;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解放[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宇青;王子蕲;;理性主义对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影响[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世界社会主义》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西华;“文化领导权”:无产阶级政权合法性的基石[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江天风;资本逻辑与建筑生产[D];同济大学;2008年

3 曹书乐;论英国传播研究——一种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的考察[D];清华大学;2009年

4 李华荣;柯亨技术批判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5 吕连凤;葛兰西的领导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宇兰;“同一性思维”的意识形态批判[D];吉林大学;2009年

7 贾丽民;逻各斯与人的生命[D];吉林大学;2009年

8 刘招明;从“世界历史”到“全球化”[D];吉林大学;2009年

9 张荣艳;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盛辉;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历史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育军;恩格斯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2 史雯;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快乐幻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田励;卢卡奇“总体性”思想初探[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4 朱博;革命法制与民主宪政——史良法律思想探微[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超男;“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开端及其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伟;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探微[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苏颖;历史总体性辩证法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一致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天威;列宁与斯大林的哲学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刚;论卡尔·考茨基对唯物史观的理解[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董晓飞;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伦理思想[D];贵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兴人;;落魄中的马克思[J];学习博览;2010年01期

2 谭俊超;;恩格斯的权威思想对我国政府管理的现实意义[J];考试周刊;2010年06期

3 蒯正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功能和作用的思想[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赵志浩;;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论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凌总成;;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农民问题的主线和历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袁赛男;;恩格斯历史合力论: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路选择[J];桂海论丛;2010年02期

7 李春英;;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4期

8 宁乐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中的全球化[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2期

9 黄学胜;;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三重向度——兼论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基本差异[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彭凌;;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学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几点思考[J];网络财富;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升礼;;悦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宁夏卷)[C];2010年

2 高旭;;加强师德建设 塑造完美人格 提高育人办园水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3 田辉;张冬云;;读《北京教育丛书》悟批评的艺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4 巨永明;陈广亮;;资本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悖论[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帆;张艾清;;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价值意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6 叶启绩;;马克思与东方社会意识形态理论的变化与发展[A];列宁与东方社会——中日社会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萧衡锺;;列宁于东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承先启后[A];列宁与东方社会——中日社会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陈力男;;试论高校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9 刘厚俊;袁志田;;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与凯恩斯有效需求管理的新困境[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傅德本;;自然辩证法何以安身立命——读刘啸霆教授文章的几点认识[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书君;深入阐发恩格斯思想和理论的当代价值[N];人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评论员;把解决问题作为重要标准[N];解放军报;2011年

3 郭湛 王俊博;从根本上理解利益及其矛盾[N];光明日报;2011年

4 郭湛 王俊博;从根本上理解利益及其矛盾[N];光明日报;2011年

5 靳书君;深入阐发恩格斯思想和理论的当代价值[N];人民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把解决问题作为重要标准[N];解放军报;2011年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覃采萍;改善民生:核心价值活力之源[N];光明日报;2011年

8 孙小兰;联系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N];人民日报;2011年

9 韩云川;实现人的自由发展[N];学习时报;2011年

10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程曾厚;“小拿破仑”:一个广为流传的错误译名[N];中华读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晶;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困境及出路[D];吉林大学;2010年

2 赵志勇;论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长虹;从理性批判到实践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李艳艳;固化与形塑[D];吉林大学;2010年

5 葛福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孙彪;李嘉图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评述[D];吉林大学;2010年

7 秦明;中国古代技术实践的和谐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世民;论财富伦理[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炜达;陕甘宁边区法制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姚华平;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构建生态和谐青海的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朱仁金;康德与李泽厚:西方美学中国化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胡燕;不诚信现象的社会根源剖析[D];东华大学;2010年

4 王岩;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风险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军;马尔库塞的“理性”概念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敦鹏;论马克思的实践过程辩证法[D];燕山大学;2010年

7 李丽环;当代人生价值问题的哲学反思[D];燕山大学;2010年

8 赵新成;历史的终结[D];西南大学;2010年

9 张丽;网络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郑宇航;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理论再探[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19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19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d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