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视阈

发布时间:2017-08-30 07:04

  本文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视阈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理论研究


【摘要】:我国学术界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存在三种研究视阈,即把生态马克思主义看作一种后马克思主义流派,把生态马克思主义看作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学关注的结果,把生态马克思主义看作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底蕴的生态学理论。本文在分析上述三种不同研究视阈的理论得失的基础上,阐发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阐明了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应有的致思方向。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理论研究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与生态文明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1BZX028] 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研究”[项目编号:NCEP-08-085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X2;A811.6
【正文快照】: 对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域、问题域和理论性质等关键性理论问题,虽然我国学术界的看法还不尽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突破了我国学术界长期拘泥于价值观的视角、纠缠于“自然价值论—人类中心论”的二元对立展开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做法,为中国学术界立足于新的理论视阈展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邓春莲;在爱中存在——论弗罗姆总体人的主体性解放道路[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梁树发;;强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J];河北学刊;2007年04期

3 段忠桥;;转向英美 超越哲学 关注“正统”——推进当前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三点意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05期

4 张一兵;周嘉昕;;如何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终结”?——兼答汪行福教授的质疑[J];学术月刊;2006年10期

5 董兴杰;张红兵;;近年国内“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研究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黄如松;;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王月山,温航亮;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的历史流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2 肖爱民;综合的时代[D];吉林大学;2005年

3 孙盛涛;政治与美学的变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明文;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陈乐;把哲学变为社会批判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李慧娟;超越启蒙[D];吉林大学;2006年

7 邹之坤;历史辩证法[D];吉林大学;2006年

8 白刚;瓦解资本的逻辑—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质[D];吉林大学;2006年

9 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方珏;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岩;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孙娜;论卢卡契与萨特的总体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程社民;传承与发展: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研究路径分析[D];河南大学;2005年

4 尚晓丽;德国批判心理学析解[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亚南;中介: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内在建构分析[D];汕头大学;2005年

6 陈红桂;从公共领域到商议民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宋朝普;论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马金杰;论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管宇;从人的异化到人的全面发展[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何美子;凯尔纳文化批判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雨辰;;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评析——生态唯物主义哲学的重建与生态政治哲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万利;梅雪芹;;和谐社会视野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述评[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2 王艳;;从“无”到“有”:生态马克思主义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评介[J];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04期

3 郇庆治;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述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4期

4 郇庆治;;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论评[J];江汉论坛;2006年04期

5 田鹏;;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浅析——兼谈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王欢;;近年来国内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研究述评[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4期

7 尚晶晶;;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浅谈生态危机[J];企业导报;2010年07期

8 郑湘萍;;自然观:生态女性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之比较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01期

9 王思源;;浅析生态危机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商界;2010年02期

10 余谋昌;;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J];理论视野;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2 刘仁胜;;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学思想研究概述[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曾宪灵;;发展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5 康瑞华;曲鹏;;充满生态智慧的构想还是现代乌托邦——福斯特与其他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未来社会理论之比较[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0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海霞;;中国特色生态文化建设初论[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郇庆治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绿”政治视阈下的生态马克思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黑龙江大学教授 于文秀;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国际视野[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晓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图式、价值追求与现实启示[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张旋;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比较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徐文福;生态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文姣;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5 李娜萍;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及其对中国生态建设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云倩;当代中国生态文明观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陈桂香;自然的理由[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学伟;马尔库塞与阿格尔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比较[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曹宇;威廉·莱斯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陈慧;试论福斯特对“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的重构[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57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57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6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