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08-31 05:27

  本文关键词:论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自由观 思想进程 基本内涵 当代价值


【摘要】:自由是马克思理论与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其许多著作都闪耀着自由的智慧之花。仅依据一篇文章或一本著作来全面系统地阐释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论体系是不可能的。本文主要研读原著文本、解读与之有关联性的文献,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等方法,从理论进程、理论内涵以及当代价值三个方面认识与把握马克思自由观。序言主要说明“论马克思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这一选题的缘由及目的,概述评价以往学界关于马克思自由观的研究成果,指明研究方法。第一章追溯马克思自由观的思想进程。从思想史的角度划分马克思自由观的历史脉络,萌芽、转变、奠定与成熟是其四个演进阶段。梳理思想进程和深刻认知具体阶段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探寻马克思自由观的本质灵魂,把握马克思自由观的整体图景,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章阐述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内涵。这一部分主要从六个方面发掘了马克思自由观的深刻内涵:现实的人是自由的主体,实践是自由的基础,自觉、自为、自主是自由的一般内涵,真善美是自由的价值取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自由的最高境界,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何以实现:马克思主要从自由时间、自主活动、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来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并从物质基础、制度保障、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发展精神文化、扬弃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对立等方面深刻阐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第三章探讨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价值。首先论述马克思自由观对阿玛蒂亚·森自由观的影响,分析二人自由观的区别,以突显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性与价值优越性;其次探究马克思自由观是如何为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提供理论依据;最后论证马克思自由观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自由观 思想进程 基本内涵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序言8-13
  • 一、研究缘由8
  • 二、研究目的8-9
  •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9-12
  • 四、研究方法12-13
  • 第一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思想进程13-23
  • 一、马克思自由观的萌芽13-14
  • (一)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探索自身完美和人类幸福结合13-14
  • (二)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马克思自由观的最初成果14
  • 二、马克思自由观的转变14-18
  • (一)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出版自由的最初探索15
  • (二) 《莱茵报》时期:出版自由与物质利益关系的哲学论述15-17
  • (三) 《德法年鉴》时期: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和力量探索17-18
  • 三、马克思自由观的奠定18-20
  • (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论证18-19
  • (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自由的现实基点和社会前提19
  •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的特征及其必然性19-20
  • 四、马克思自由观的成熟20-23
  • (一) 《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实现自由的条件和共产主义社会最本质的特征20-21
  • (二) 《哥达纲领批判》:“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与人的自由的实现.21
  • (三) 《资本论》:马克思自由观的完整阐述21-23
  • 第二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内涵23-32
  • 一、自由的主体:现实的人23-24
  • 二、自由的基础:实践24-25
  • 三、自由的一般内涵:自觉、自为、自主25-26
  • 四、自由的价值取向:真、善、美的统一26-27
  • 五、自由的最高境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7-28
  • 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何以实现28-32
  • (一)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衡量标准28-29
  • (二)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29-32
  • 第三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价值32-41
  • 一、马克思自由观对阿玛蒂亚·森自由观的影响32-35
  • (一) 阿玛蒂亚·森对马克思自由内涵的肯定与吸收32-33
  • (二) 阿玛蒂亚·森对马克思关于自由在推动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的肯定与吸收33-34
  • (三) 阿玛蒂亚·森自由观与马克思自由观的本质区别34-35
  • 二、马克思自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5-37
  • 三、马克思自由观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37-41
  • (一) 马克思自由观与人的个体特性的发展37-38
  • (二) 马克思自由观与人的类特性的发展38-39
  • (三) 马克思自由观与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39-41
  • 结束语41-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翠莲;中西传统自由观比较[J];集宁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2 吕朝煈;另一种自由——试论库利的自由观[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林立公;魏书胜;;人类自由的“类”理解——略论马克思的自由观[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1期

4 吴巨平;;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11期

5 李宁;吴利静;;自由传统的两种取向[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彭冰冰;;马克思自由观的三个环节与三个纬度[J];兰州学刊;2008年06期

7 陈林兵;;初探马克思实践自由观的理论前提[J];法制与社会;2008年23期

8 章洁;;论马克思的自由观[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任芳;许元政;;马克思自由观探析[J];前沿;2009年05期

10 苏允苹;;简谈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论基础[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廖和平;;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浅析——兼论社会主义自由建设[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秦树理;;树立科学的自由观[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3 贾高建;;马克思的自由观[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胡玻;;“主体的物化就是实在的自由”——论马克思的自由观[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文学平;;青年马克思自由观的三个维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6 卢家银;;章太炎的出版自由观[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沈亚生;;人学视域中的自由观论争[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杜光;马克思的自由观不应受到抹杀[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爱军;马克思自由观的鲜明特征[N];辽宁日报;2012年

3 王瑾;网络文学自由观[N];中国文化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岩;马克思劳动自由观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林海燕;马克思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火箭;马克思自由观的发展维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祝振华;马克思自由观的维度及其现代价值[D];扬州大学;2010年

3 尚伟伟;马克思自由观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萍萍;论马克思的辩证自由观[D];燕山大学;2011年

5 苏碧莲;论马克思的自由观[D];兰州大学;2011年

6 赵莹;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雪冬;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统一:马克思的实践自由观[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房咏梅;论马克思的自由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诗富;论马克思法律思想中的自由观[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侯荣华;马克思的实践自由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63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63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1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