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人文关怀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07:36

  本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的人文关怀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科学发展 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


【摘要】:科学发展观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与执政理念出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本质、发展目的、发展要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正确解答了新时期社会主义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文旨在探讨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人文关怀理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意义。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当前依然存在的对科学发展“物本"化理解的认识误区,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基本内容的进一步分析,凸显科学发展观的“人本”精神实质。第二部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以及关于人的最终自由和解放理论,分析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即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人文关怀,就是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考量社会进步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全面发展所指的“人”,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社会中创造社会财富的人民群众,这就意味着在全面发展过程中,既要照顾到人民群众整体的发展,也要照顾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三部分系统分析和阐述科学发展观关于人的主体性的思想,强调人的发展是自我发展,人的解放是自我解放,科学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事业、共同追求和自觉实践,体现了对人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尊重。第四部分着重分析科学发展观关于推进科学发展的现实路径方面渗透的人文关怀思想。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基本路向上,科学发展观都渗透着对人的需要的全面性的尊重及其实现路径上超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立的必要性的深刻揭示。
【关键词】:科学发展 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6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8-12
  • 二、研究背景、意义12-13
  • 三、研究思路、方法13-14
  • 四、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4-16
  • 第一章 从物本到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再辨析16-25
  • 一、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分析16-18
  •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解析18-25
  • 第二章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目标价值25-33
  •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现实的历史个人”的出发点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25-30
  • 二、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内在统一: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价值目标的当代呈现30-33
  • 第三章 人的主体性与自我解放: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主体观33-38
  • 一、发展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33-35
  • 二、发展依靠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保障35-38
  • 第四章 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取向38-44
  •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39-41
  • 二、人与人的和谐相处41-42
  •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42-44
  • 结束语44-45
  • 参考文献45-49
  • 附录49-50
  • 致谢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爱武;;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阐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秦正为;秦正良;;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3 陈胜才,廖为仁;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飞跃[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4 梁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年09期

5 詹一虹;肖萍;;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1期

6 王兆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基础和理论背景[J];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俞吾金;;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张力[J];学习月刊;2008年04期

8 杨晶;程云川;;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S1期

9 王利明;;民法的人文关怀[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张传开;;历史唯物主义及其人文关怀[J];哲学研究;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南宁市委党校 谭本基;[N];南宁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艺缤;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效率与公平问题论析[D];上海大学;2011年

2 王萍霞;马克思发展共同体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64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64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b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