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研究
【摘要】:尽管宗教批判理论不是马克思研究的中心问题,但伴随着宗教批判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的思想也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能够为我们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而且,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马克思早期的宗教批判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根源。其次,立足文本研究,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相结合,对马克思早期的宗教思想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和分析。最后,文章从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的价值两方面论述了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当代意义。为解决我国当代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体现了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宗教批判 唯物史观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1;B920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9-10
- 一、研究目的9
- 二、研究意义9-10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0-15
- 一、国内研究状况10-12
- 二、国外研究状况12-14
- 三、国内外研究的特点、不足和论文的创新之处14-15
- 第一章 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15-26
- 第一节 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的时代背景15-17
- 一、政治和经济、自然科学背景15-16
- 二、宗教背景16-17
- 第二节 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理论渊源17-25
- 一、古希腊时期的无神论思想17-19
- 二、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宗教理论19-21
- 三、黑格尔宗教观21-22
- 四、青年黑格尔派宗教观22-25
- 本章小结25-26
- 第二章 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的演变过程26-42
- 第一节《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26-28
- 一、对宗教的怀疑26
- 二、转向黑格尔主义26-27
- 三、对宗教的批判27-28
- 第二节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28-30
- 一、通过批判宗教来批判政治28-29
- 二、批判海尔梅斯主义29-30
- 第三节 《德法年鉴》时期对宗教的批判30-34
- 一、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中的宗教批判30-31
- 二、宗教解放、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31-32
- 三、人是人的最高本质32-34
- 第四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宗教的批判34-36
- 一、宗教异化与劳动异化34-35
- 二、异化的扬弃35-36
- 第五节 《神圣家族》中对宗教的批判36-38
- 一、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36-37
- 二、对犹太人问题的再度审视37-38
- 第六节《提纲》和《宣言》对宗教的批判38-41
- 一、对费尔巴哈的批判38-39
- 二、对宗教基本问题的阐述39-40
- 三、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宗教问题40-41
- 本章小结41-42
- 第三章 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的理论价值及启示意义42-48
- 第一节 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理论价值42-45
- 一、宗教批判对唯物史观原理的揭示42-43
- 二、对人的深切关注43-44
- 三、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与其哲学革命的关系44-45
- 第二节 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现实价值45-47
- 一、研究现代宗教批判的理论基础45-46
- 二、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理论基础46-47
- 本章小结47-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军;;马克思的宗教批判:理解模式与实质[J];现代哲学;2007年06期
2 杨显平;;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本体论旨趣[J];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3 王志军,刘玉东;论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理论与现实意义[J];理论探讨;2004年06期
4 白刚;张荣艳;;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双重使命[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5 张守奎;马金杰;;从上帝救赎到自我解放——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内在理路[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04期
6 王文扬;;天国·乌托邦·超人——马克思与尼采的宗教批判初析[J];现代哲学;2009年06期
7 邵长虎;;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幸福旨归[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邵长虎;;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及其时代价值探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吴继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之批判特性思考[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王文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宗教批判——《资本论》的三重拜物教批判[J];现代哲学;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政文;康德:启蒙的宗教批判与宗教认同[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志军;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邵长虎;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3 刘丽;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袁芳;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现代性批判[D];复旦大学;2014年
5 张添翼;从神学人格到阶级意识—重释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政治动机[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倩;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形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2 苗云飞;马克思早期哲学著作中的宗教批判思想及其价值[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李沙;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坡;关于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6 高国鹏;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7 李晓敏;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汪哲;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贾春晖;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共产主义信仰的确立[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曾德虎;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65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653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