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存在论解读

发布时间:2017-08-31 14:45

  本文关键词:《巴黎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存在论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巴黎手稿 存在论 共产主义


【摘要】:《巴黎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积极成果。由于这一哲学革命是在存在论的根基上发生的,因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具有存在论哲学的原则高度。 期待没有私有财产的压迫,期待人和自然的和谐,,期待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从现代社会诞生以来就有的一种人类理想。就思想史看,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为了这一理想都提出了自己的解释方案。从早期的莫尔的《乌托邦》到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到晚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再到后来的各种共产主义主张。但是,所有马克思之前的这些思想和主张,虽说对私有财产给社会和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有过尖锐、辛辣的揭露和批判,但其揭露和批判基本上停留在抽象的人性论上,且诉诸社会的改良或道德水平的提高,缺少哲学的原则高度。具体说,一方面,它们只看到私有财产的消极作用,没有看到私有财产的积极作用,因此,采取一种简单粗暴的否定;另外对问题的解决也不是诉诸社会制度的根本改造。 与所有空想社会主义和一切浪漫主义不同,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的共产主义思想是建立对私有财产这一社会历史运动的辩证理解基础上的。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是人的感性的物质的生命表现。通过对私有财产的分析,马克思认为,一方面人的现实生命的发展需要私有财产,一方面人的现实生命的发展又要求扬弃私有财产。正是如此理解,所以马克思把自己的共产主义称为: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看到,要实现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一方面必须有私有财产的高度发展,一方面必须有各种形而上学矛盾的彻底瓦解。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有共产主义的实践运动或革命改造。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对扬弃了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只有到了那个时候,自然界的本质也才是人的自然本质;只有到那个时候,才有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只有到那个时候,才有自然界和人、人和人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因此,完成的自然主义就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深刻领会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于哲学原则高度上道说的这种共产主义思想,对我们当代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和坚持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巴黎手稿 存在论 共产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导论8-13
  • 一、 研究背景8-9
  • 二、 研究目标9
  • 三、 研究意义9
  • 四、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9-11
  • 五、 研究内容11
  • 六、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特色和创新之处11-12
  • 七、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2-13
  • 第一章 《巴黎手稿》中的共产主义学说的出场13-24
  • 第一节 《巴黎手稿》文本的基本概况13-18
  • 一、 思想背景13-14
  • 二、 主要内容14-18
  •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产生的前提条件18-24
  • 一、 现成的思想材料18-20
  • 二、 时代背景20-21
  • 三、 天才的创造21-24
  • 第二章 《巴黎手稿》中的共产主义学说的哲学解析24-37
  •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存在论的哲学基础24-30
  • 一、 存在论的哲学革命与科学的感性基础24-28
  • 二、 形而上学矛盾的瓦解与感性意识真正生成28-30
  • 第二节 存在论视域中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具体解析30-37
  • 一、 私有财产与人的感性生命30-31
  • 二、 异化的扬弃与人的感性解放31-34
  • 三、 完成的人道主义=完成的自然主义34-37
  • 第三章 《巴黎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37-43
  • 第一节 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指向37-39
  • 一、 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的真正解决37-38
  • 二、 未来社会应当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38-39
  • 第二节 历史发展的目的是要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39-43
  • 一、 历史发展的目的在于造就“富有的人”40-41
  • 二、 历史发展的目的在于造就有“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41-43
  • 致谢43-44
  • 参考文献44-46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综述[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杨巧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思想[J];东岳论丛;2006年04期

3 蔡喜亮;;厘清《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共产主义”概念[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4 许俊达;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哲学及其特点[J];江淮论坛;1999年01期

5 王习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产主义观的解读和思考[J];理论建设;2007年03期

6 焦坤;;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J];理论探讨;2007年05期

7 王继停;;马恩著作中“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概念使用的历史演变[J];兰州学刊;2007年03期

8 刘兴章,姚小林;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共产主义思想和理论的逻辑论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9 荆学民;当代意义: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三重维度[J];人文杂志;2005年05期

10 卜祥记;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存论透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766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66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5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