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23:23

  本文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 执政能力 提升


【摘要】:国家治理现代化迫切要求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是增强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的前提,是党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党的执政能力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经济全球化催执政环境的不确定性的挑战,二是政治民主化浪潮的挑战,三是社会结构深刻转型的挑战,四是党自身状况变化带来的挑战。需要从加强政党自身治理、优化政党执政方式、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四个方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 执政能力 提升
【基金】:齐卫平教授主持的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方向”) 201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项目批准号:10JZD0001)阶段性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项目资助
【分类号】:D25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国共产党所独有的长期执政地位决定了她在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进程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执政能力必须体现和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党掌握和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锋;现代政党治理刍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1期

2 安群;略论党的执政方式的法治化[J];法学评论;2004年06期

3 郭存海;;阿根廷政党治理危机及其原因探析[J];拉丁美洲研究;2007年05期

4 夏建中;张菊枝;;我国社会组织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5 贝克;邓正来;沈国麟;;风险社会与中国——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对话[J];社会学研究;2010年05期

6 李强;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J];社会学研究;1997年04期

7 唐亚林;郭林;;从阶级统治到阶层共治——新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历史考察[J];学术界;2006年04期

8 刘宗洪;;国外政党兴衰对中国共产党的警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2期

9 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前线;2014年01期

10 李海平;;论党内民主的宪制化[J];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卯;;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集体行动——对转型期社会控制的理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谭智奇;廖顺余;冼平芳;;我国农民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3 吴爽;秦启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4 朱嘉蔚;;角色转变中民工心理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5 王春伟;刘云涛;王俊;;我国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6 丁德光;;农村社会风险的表现形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7 袁其波;;新社会阶层视角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赖英腾;;论公共危机视角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李琼英;;基于社会分层视野下的利益表达问题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卢昌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阶层关系构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波;颜宪源;;社会工作视阈下弱势群体抗逆力激发路径的思考——基于黑龙江省弱势群体现状的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郑丹丹;;弥散的低度不平等——对我国性别分层状况的解读[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徐昕;;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4 周杰;杨望成;;行政问责与官员复出——中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湘林;;中国的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历史比较的视角[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9年

6 黄典林;;媒体主流叙事的边缘解读及其社会逻辑——以北京大栅栏地区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李晶;;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媒介素养——对浙江金华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8 张秀梅;甘满堂;;农民工流动家庭化与城市适应性[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冯祥武;;人大制度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10 姚培娟;;浅谈户籍制度背后的意义——从户籍制度看我国的城乡格局[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耿百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淑东;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意识前提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于景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红宇;公平与效率视阈下的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丹;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何丹;从组织整合到社会整合[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国庆;土地征收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陈韬;湘潭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7 沈引;我国预防腐败体系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符婕;论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监管法律制度[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朱厚刚;文学身体的移易[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王学梦;后现代语境下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凛;;比较视野中的国家民主与党内民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4期

2 杨雪冬;阿根廷危机与“制度性不信任”[J];读书;2003年07期

3 甘肃省民政厅课题组;沙仲才;袁同凯;建宏;王进财;;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模式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4 邓正来;;中国法律哲学当下基本使命的前提性分析——作为历史性条件的世界结构[J];法学研究;2006年05期

5 叶海波;;西方政党法律性质的学理之争[J];岭南学刊;2008年01期

6 胡荣;林本;;社会网络与信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7 甘藏春;;怎样保证改革的合法性——从依靠政策改革到依法改革[J];法学研究;1991年06期

8 虞崇胜;浅析政治文明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何士青;论依法执政与政治文明[J];中国法学;2003年06期

10 林来梵;;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兼论中国宪法第38条的解释方案[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东玉;;努力提高领导本领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J];理论导报;2014年05期

2 郑丽华;;试论发展廉洁文化的时代重要性[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3 王天浩;;领导能力的内在导入与执政能力的高效输出[J];沈阳干部学刊;2005年06期

4 郭群英;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省社科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课题组;政策、法律与人民的根本利益[J];理论建设;2005年01期

6 史康健;朱鸿亮;;权力资格、能力资格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沙金;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必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8 吕世泽;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标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曹运才;;提高执政能力必须推进文化创新[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王飞;;试述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理论贡献[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存彬;;求真务实 着眼五新 大力提升新时期公安机关执法能力[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曾立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晓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7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87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7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