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17:37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国内外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吸取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历经了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到最终成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继承了毛泽东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结合新的实践,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方法、原则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拓进取的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本文重点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探索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的内容及当代价值,,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的整理,提炼出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及当代价值,为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实践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邓小平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9
- 1 绪论9-12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现状9-10
- 1.2.1 国内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0
- 1.3 研究意义10-11
- 1.3.1 有利于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0
- 1.3.2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0-11
- 1.3.3 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11
- 1.3.4 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11
- 1.4 研究方法11-12
- 2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概述12-16
- 2.1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12-13
- 2.1.1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国际背景12-13
- 2.1.2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国内背景13
- 2.2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来源13-15
- 2.2.1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14
- 2.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14
- 2.2.3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14-15
- 2.3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5-16
- 2.3.1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初步形成时期15
- 2.3.2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时期15-16
- 2.3.3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成熟时期16
- 3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16-28
- 3.1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地位与作用16-18
- 3.1.1 邓小平思想致治教育理论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16-17
- 3.1.2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17
- 3.1.3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17-18
- 3.2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目标18-19
- 3.2.1 培育“四有”新人是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总的目标18
- 3.2.2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最终目标18-19
- 3.3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原则19-21
- 3.3.1 方向原则19
- 3.3.2 求实原则19-20
- 3.3.3 民主原则20
- 3.3.4 层次原则20-21
- 3.3.5 激励原则21
- 3.4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方法21-23
- 3.4.1 榜样教育的方法21-22
- 3.4.2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22
- 3.4.3 说服教育的方法22-23
- 3.4.4 典型示范的方法23
- 3.5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特点23-25
- 3.5.1 严密的系统性23-24
- 3.5.2 强烈的时代性24
- 3.5.3 突出的务实性24
- 3.5.4 科学的创造性24-25
- 3.6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25-28
- 3.6.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25
- 3.6.2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25-26
- 3.6.3 理想信念教育26-27
- 3.6.4 民主好法制教育27
- 3.6.5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27-28
- 3.6.6 艰苦创业教育28
- 4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28-34
- 4.1 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价值28-30
- 4.1.1 有利于加强新时期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9
- 4.1.2 有利于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29-30
- 4.2 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30-31
- 4.2.1 有利于保证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30
- 4.2.2 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30-31
- 4.3 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31-32
- 4.3.1 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31
- 4.3.2 有利于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侵蚀31-32
- 4.4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32-33
- 4.4.1 有利于引导和教育社会全体成员,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统一认识32
- 4.4.2 有利于解决和谐社会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32-33
- 4.5 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33-34
- 4.5.1 有利于高校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领导队伍33
- 4.5.2 有利于高校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33-34
- 4.5.3 有利于高校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34
- 5 结论34-35
- 致谢35-36
- 参考文献36-39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勇;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论纲[J];理论纵横;1996年01期
2 王云;;浅析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思想的特点[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宋建容;谭辉旭;何慧琳;;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评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李爱军;;邓小平政治控制思想对当代的价值分析[J];传承;2008年12期
5 迟成勇;常晶;;论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之建构与意义[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乔妮;;新时期邓小平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和创新的贡献[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3期
7 叶志锋;;浅论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J];学理论;2012年04期
8 祝小宁;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年02期
9 刘e
本文编号:792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929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