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及其启示
【摘要】:《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晚年的一部著作,在这部著作里,恩格斯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通过论述,恩格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通过批判继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的。在文中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学说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指出费尔巴哈是一位"半截子唯物主义者",主要是针对其宗教观和伦理学的批判,可谓是鞭辟入里,切中要害。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及其结论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关键词】: 费尔巴哈 “半截子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的1888年单行本序言当中,恩格斯指出了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主要是为了阐明他和马克思制定的唯物史观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也就是要重新梳理一下他们以前的哲学观点。这个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黑格尔及其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逸颖;;浅析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2年32期
2 唐道能 ,彭崇谷;早期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在人的学说上的对立[J];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S1期
3 董仲其;早期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学说态度的演变(1841年底—1844年8月)[J];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03期
4 舒永生;二十年来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研究综述[J];中州学刊;2000年02期
5 郑又成;从抽象王国到现实世界——读《费尔巴哈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李卫红;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批判的实质[J];江汉论坛;2003年03期
7 王昌英;费尔巴哈的桥梁作用——读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王宏兴;恩格斯与《费尔巴哈论》[J];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舒永生;;从类到社会——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究竟在哪里?[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郭艳君;;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人”的继承与超越[J];学术交流;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涂途;;关于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费尔巴哈影响[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田改伟;;第十讲 《费尔巴哈论》: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忽视人的主体性曲解了马克思[N];东方早报;2012年
2 徐剑梅;洋本本与土本本是相通的[N];学习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永山;马克思与费尔巴哈[D];苏州大学;2004年
2 李长虹;从理性批判到实践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3 陈曙光;以人为本“元”论[D];武汉大学;2010年
4 刘金萍;主体形而上学批判与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杰;论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及马克思对它的超越[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叶仲宇;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D];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5年
3 李向;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刘翠玉;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雷勇;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及马克思对它的超越[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金齐;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的实质[D];苏州大学;2002年
7 王振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感性人学的批判与超越[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宋伟林;论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超越[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谷艳;“三个费尔巴哈”与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理解[D];扬州大学;2010年
10 王亚琴;费尔巴哈宗教批判对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98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9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