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17 22:16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异化劳动 和谐社会 马克思


【摘要】:消除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现实要求。从和谐社会的角度看,异化劳动加剧了社会的不和谐,是造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不和谐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现象,因此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防止和消除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异化劳动 和谐社会 马克思
【分类号】:D61;A811
【正文快照】: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规律的重要路径,也是20世纪30年代后国内外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旨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等种种弊病,进而阐述扬弃异化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理想,对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迟成勇;;评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刘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学习与探索;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李尚志;王恒;;邓小平主权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赵国友;;从陈独秀的经济思想透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10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10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雨辰;;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价值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杨建华;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张一兵;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逻辑建构与解构[J];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梅双;申倩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毛芳才;潘永云;;马克思理想人格思想的启示——读《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札记[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康玉新;;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J];前线;1984年01期

4 魏伟;;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阈中的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探讨[J];理论与改革;2007年01期

5 林济东;;马克思人学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6 魏伟;;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7 赵净琳;;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10期

8 姚晓红;陈先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J];理论探索;2007年04期

9 张啸尘;;马克思的公平观及其对和谐社会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3期

10 于新;;马克思语境中的“市民社会”及其当代启示[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琛;;浅论马克思的社会观及其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2 郑洁;;试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禹思远;;改革开放视域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英杰;;从三个“悖论”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重新界定[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叶志坚;;马克思文化思想论析[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6 邢林和;赵树海;;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取向[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孟鑫;;西方新社会运动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黄丽娟;;防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9 张惠敏;黄少英;;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构建——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文极;;“异化劳动”与“以人为本”——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闻;工业文明与人的生存[N];学习时报;2010年

2 ;马克思关于道德的一个论断[N];学习时报;2004年

3 ;国内高校“马克思研究热”及其提出的问题[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4 朱立元;不应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新神话[N];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徐觉哉;马克思之墓[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梁晓华;踏寻马克思的足迹[N];光明日报;2002年

7 记者 晓华;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在巴黎召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伍俊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N];学习时报;2007年

9 华东师大哲学系 潘德荣;谁在制造马克思?[N];社会科学报;2003年

10 高放;马克思不是这个意思[N];北京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士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3 曹瑞明;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当代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剑抒;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真蕴及其当代境遇[D];吉林大学;2004年

5 王永山;马克思与费尔巴哈[D];苏州大学;2004年

6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周宏;理解与批判[D];南京大学;2002年

8 王琦;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常江;马克思的历史观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涂良川;论马克思的正义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佳;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新闻问题探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2 蔡正孙;马克思和老子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霍丽芳;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霍君辉;马克思和谐思想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5 姚志国;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超越[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罗伯中;论马克思早年政治哲学[D];湘潭大学;2003年

7 秦怡红;论马克思的社会理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任东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河南大学;2005年

9 宋强玲;马克思自然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爱国;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看全球化[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71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871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b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