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西方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比较及其价值
发布时间:2017-09-22 02:18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西方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比较及其价值
【摘要】: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是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所作出的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研究。马克思并没有明确的提出现代性的概念和内容,他的现代性思想大多是后来学者收集整理的,其中《资本论》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主要著作。通过研究,可以看出,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是从资本主义的资本出发的,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的产生、增殖、扩张等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本质。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研究已不能满足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为此,西方学者们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深入研究,他们或继承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或发展马克思的某些观点,或完全、部分的驳斥发展马克思的思想,以此丰富和发展现代性理论。本文将详细阐述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以及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学派对现代性理论阐述的比较研究。运用全方位的、不同角度的、不同侧重的方面来阐明现代性的问题,在认识和理解现代性基本问题之后,再通过比较马克思与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学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而认识、研究、审视我国的现代化以及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凸显的冲突和问题,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使我国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中能够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马克思 现代性 现代社会 现代性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3
-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8-9
- (二) 研究的现状9-11
- 1、现代性理论的研究9-10
- 2、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研究10
- 3、我国现代性构建的研究10-11
- (三) 研究的主要问题11-12
- (四) 研究的方法12
- (五) 研究的创新点12-13
- 第二章 现代性、现代性问题以及马克思现代性思想13-26
- (一)现代性13-15
- 1、现代性的含义13
- 2、现代性的困境13-15
- 3、现代性的危机15
- (二)现代性问题15-19
- 1、现代性问题的出现及含义15-17
- 2、现代性问题的批判及反思17-19
- (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19-26
- 1、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形成过程19-23
- 2、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具体内容23-26
- 第三章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西方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比较26-41
- (一)现代性诊断方式比较26-29
-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韦伯经济社会学26-27
- 2、马克思经济制度批判与法兰克福学派工具理性批判27-28
- 3、马克思资本总体性权力与福柯物理微观权力28
- 4、马克思社会总体性视野与哈贝马斯社会领域分化视野28-29
- (二)现代性诊断过程比较29-33
- 1、马克思资本主义异化与韦伯资本主义理性化29-31
- 2、马克思工具理性的审视与法兰克福学派工具理性的批判31
- 3、马克思资本逻辑的现代性与福柯微观权力的现代性31-32
- 4、马克思总体性的社会观与哈贝马斯领域分化的社会观32-33
- (三)现代性诊断结果比较33-36
- 1、马克思的资本—异化与韦伯的理性化—非理性33-34
- 2、马克思的辩证—工具理性与法兰克福学的批判—工具理性34
- 3、马克思的社会—资本总体性权力与福柯的社会—物理微观权力34-35
- 4、马克思的社会—总体性与哈贝马斯的系统—生活世界35-36
- (四)现代性治疗方案比较36-41
- 1、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联合与韦伯的超凡魅力36-37
- 2、马克思废除私有制的暴力革命与法兰克福学派宗教、艺术和美学的救赎37-38
- 3、马克思的总体上扬弃资本主义社会与福柯的社会革命与生存美学38-39
- 4、马克思的总体性超越和哈贝马斯的领域协调39-41
- 第四章 马克思与西方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比较对当代中国现代性的价值41-50
- (一)深化对中国现代性的认识41-45
- 1、外发型的中国现代性:发展的不平衡与是否西化的二元悖论41-43
- 2、多重性的中国现代性: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过渡43-44
- 3、危机化的中国现代性:道德伦理的危机与社会信任的危机44-45
- (二)推动中国现代性事业的发展45-50
- 1、关注个人发展,构建良性的社会关系45-46
- 2、注意资本、权力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46-47
- 3、积极应对风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47-50
- 结束语50-52
- 致谢52-54
- 参考文献54-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敬东;;资本逻辑的没落——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性批判[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刘啸霆;张秀华;;异样的现代性——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科学与信仰的离合[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赵方杜;;规训权力演绎中的身体境遇——论福柯的现代性诊断[J];理论月刊;2012年10期
4 方芳;;发展观的现代性之维——以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为视角[J];理论与现代化;2013年01期
5 漆思;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的三个基本维度[J];求是学刊;2005年01期
6 杜艳华;;论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现代性思想家的主要特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徐子棉;;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现代性多维重构[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王义桅;;“中国梦”也是社会主义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潘振;;浅析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学园(教育科研);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898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89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