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制度维度

发布时间:2017-09-22 13:23

  本文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制度维度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马克思 生态思想 生态制度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蕴含着生态制度的内涵,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的全球化趋势、中国生态制度的缺失,决定了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反思中国微观具体生态制度的缺失,中国需要从政府的生态行政制度建设、生态文明产权制度建设、生态文明监管制度建设和生态文明参与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
【关键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马克思 生态思想 生态制度
【分类号】:A811;F205
【正文快照】: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相关要求。这既是把生态文明理念和精髓纳入发展制度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坚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齐树洁;郑贤宇;;环境诉讼的当事人适格问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张瑞;秦书生;;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建构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学在;;团体诉讼制度概念辨析[J];北方法学;2010年01期

2 刘学在;;请求损害赔偿之团体诉讼制度研究[J];法学家;2011年06期

3 李瑚钰;;谁是原告:环境公益行政诉讼的一个问题[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9期

4 董鲁杰;苏倪;;浅析环境诉讼中当事人适格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2年11期

5 汤淼;;论环境侵权的群体纠纷解决机制[J];法制与社会;2012年11期

6 高雁;高桂林;;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展与限制[J];河北法学;2011年03期

7 徐民华;刘希刚;;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制度建设[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陈军;成金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回顾与展望[J];理论月刊;2012年10期

9 黄晓云;;从制度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J];绿叶;2013年Z1期

10 马文斌;杨莉华;文传浩;;生态文明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芬;;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生态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蕴力;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杜娟;环境损害索赔主体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洪森;环境公益诉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丽;试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之适格原告[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郭朱凤;论行政诉讼中的团体诉讼[D];苏州大学;2011年

6 李良旭;政府引导型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7 杜骞;民事诉讼适格当事人制度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郭展新;十六大以来党的生态文明理论与政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禹;论我国团体诉讼制度的构建[D];辽宁大学;2012年

10 齐玎;接近环境正义:环保团体参与环境公益诉讼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永安;黎藜;;论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为考察对象[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2 王明远;;论环境权诉讼——通过私人诉讼维护环境公益[J];比较法研究;2008年03期

3 陈巍;;欧洲群体诉讼机制介评[J];比较法研究;2008年03期

4 张兰;孙绍伟;;我国环境诉讼的困境及原因剖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秦鹏;;生态消费税收制度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陶红英;美国环境法中的公民诉讼制度[J];法学评论;1990年06期

7 陈治桃,李三虎;生态的政治化与政治的生态化[J];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8 何国萍;;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与制度创新[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陈洪杰;;环境纠纷的诉权保障[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6年00期

10 姬振海;;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环境保护;2007年2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敏;环境行政权监督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琼;;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J];学理论;2011年03期

2 窦旭;陈凤琴;;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8年35期

3 朱章果;;浅析马克思的生态思想[J];新西部;2010年05期

4 白雪涛;;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冯丽娟;;探析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逻辑生成[J];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李富君;马克思的生态观发展轨迹初探[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7 张忠伦;仲辉;;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2期

8 王瑶;;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其当代的生态价值[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林坚;;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生态观论纲[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马积华;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时间商榷[J];社会科学;198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坚;;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生态观探微[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叶志坚;;马克思文化思想论析[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3 杨文极;;“异化劳动”与“以人为本”——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4 刘英杰;;从三个“悖论”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重新界定[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张帆;张艾清;;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价值意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6 张玉琛;;浅论马克思的社会观及其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7 吕国辉;朱浩;;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小述[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8 戴劲;;马克思和胡塞尔论生活世界问题[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9 马蓥伯;;第一讲 为什么要认真读点马列原著?[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10 张奎良;;哲学革命变革的源头和对“历史之谜的解答”——纪念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60年[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克思关于道德的一个论断[N];学习时报;2004年

2 ;国内高校“马克思研究热”及其提出的问题[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3 朱立元;不应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新神话[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高放;马克思不是这个意思[N];北京日报;2003年

5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梁晓华;踏寻马克思的足迹[N];光明日报;2002年

6 《科技导报》副主编 蔡德诚;马克思:千年第一思想家[N];社会科学报;2002年

7 徐觉哉;马克思之墓[N];社会科学报;2003年

8 华东师大哲学系 潘德荣;谁在制造马克思?[N];社会科学报;2003年

9 记者 晓华;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在巴黎召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杨金海;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N];学习时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瑞明;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当代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琳;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D];复旦大学;2012年

4 赵士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剑抒;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真蕴及其当代境遇[D];吉林大学;2004年

6 王永山;马克思与费尔巴哈[D];苏州大学;2004年

7 周宏;理解与批判[D];南京大学;2002年

8 顾习龙;马克思资本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苏州大学;2012年

9 常江;马克思的历史观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涂良川;论马克思的正义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正孙;马克思和老子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罗伯中;论马克思早年政治哲学[D];湘潭大学;2003年

3 秦怡红;论马克思的社会理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任东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河南大学;2005年

5 宋强玲;马克思自然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爱国;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看全球化[D];山东大学;2005年

7 张义桂;马克思理论观探析[D];武汉大学;2005年

8 汪涛;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霍君辉;马克思和谐思想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姚志国;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超越[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01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01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9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