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性批判视域中的马克思法治观诠释
发布时间:2017-09-23 07:44
本文关键词:跨越性批判视域中的马克思法治观诠释
【摘要】:马克思法治观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具有重要的学理支撑和理论指导意义。马克思在西方法律文化语境中,通过对卢梭康德式理想主义法治观和黑格尔市民社会法治观的跨越性批判,将法治旨在推动人类公平正义的理想价值诉求与现实中法律具体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本质属性进行了科学阐释。因此,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法治观,首先,应分析马克思法治观的学理资源与逻辑起点,其次,从跨越性批判视域中理解马克思法治观的本真内涵,最后,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具体实践来进一步反证马克思法治观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法治观 跨越性批判 司法独立 中国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04) 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创新项目(2014yks122)
【分类号】:A811;D920.0
【正文快照】: 0引言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不仅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新时期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不仅对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的战略部署,并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目标一确定,方法和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应祖国;郑萍;;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观——对邓小平同志法制论述的再学习[J];人民政坛;1996年03期
2 高桂平;邓小平法治观的时代价值[J];理论学习;2000年09期
3 赵光元;;毛泽东早期法治观刍议[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刘瀚,,谢鹏程;论邓小平的法治观[J];政治与法律;1995年06期
5 ;[J];;年期
本文编号:904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04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