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专著中概念的英译问题——以物役性概念为例
本文关键词:学术专著中概念的英译问题——以物役性概念为例
【摘要】:学术专著中提出的新概念的英译是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以张一兵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中创立的物役性概念为例,讨论该概念在不同语境中所蕴含的多重含义,分析了该概念的英译之困难,从而证明国内学界的原初概念在推广时必须认真考虑其英译的问题。
【作者单位】: 江苏省委党校文化学部;
【关键词】: 物役性 英译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我国学界不仅大量引入世界一流学者的学术理论,而且也正在把我们优秀的原创学术成果推向国际舞台。但是令人遗憾地是,国内专著英译质量差强人意,甚至对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的翻译都无法准确地传达其中的深刻内涵。本文以张一兵教授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宇波彰;彭曦;;“回到马克思”的意义——评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第三版)[J];学海;2014年01期
2 彰良;;《回到马克思》的后现代“答问”[J];博览群书;2001年09期
3 何怀远;;思想史方法革命中的理论创新——张一兵先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法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4 林密;;“思想构境论”的现实逻辑射线及其隐性的逻辑裂隙——兼评张一兵教授的《回到列宁》[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5 刘怀玉;马克思哲学多重话语结构的历史解读——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研究述评[J];理论探讨;2000年04期
6 杨晶;;列宁不知道历史现象学吗?——与张一兵先生商榷[J];探索;2012年02期
7 汤建龙;深度解读:理论研究方法的自觉创新——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评介[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8 李一木;;构境:从列宁到鲍德里亚的诱惑性阅读[J];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9 叶舟;;“另类”解读及其背后[J];博览群书;2001年09期
10 张一兵;让理论在自省性的问题域中生长[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明艳;;马克思问题意识与个人真正自由追寻场域的转变——兼与张一兵先生商榷[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本文编号:904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04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