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4:47

  本文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列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倡导”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领袖,其必然对社会主义价值思想作出了具有开拓性的探索。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其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深入思考和有益探索,而对俄国所处历史境遇的理论回应。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采用党的十八提出的“三个倡导”的视角进行研究,并在三个层面展开具体论述:一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包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列宁注重国家经济的发展,关注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强调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求国家和谐稳定的环境。二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包含“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站在人民的立场,争取自由的权利、平等的制度、公正的氛围,并以法治进行保障。三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于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列宁不仅提出一些思想理论,还以身作则,树立起榜样。总之,列宁在各个时期对不同方面都有不同的侧重,使其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为当时俄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开展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新境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参考。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还带来一定的现实意义,需更加注重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关键词】:列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倡导”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7
  • 第1章 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形成17-28
  • 1.1 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17-20
  • 1.1.1 沙皇统治末期的社会状况17-18
  • 1.1.2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探索18-19
  • 1.1.3 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9-20
  • 1.2 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20-24
  • 1.2.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理论20-21
  • 1.2.2 俄国的多元价值观文化21-23
  • 1.2.3 俄国民粹主义的争论23-24
  • 1.3 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24-28
  • 1.3.1 坚定信念与意志24-25
  • 1.3.2 丰富的人文知识25-26
  • 1.3.3 勇于批判的精神26-28
  • 第2章 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基本内容28-43
  • 2.1 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国家层面28-33
  • 2.1.1 列宁的社会主义富强观28-29
  • 2.1.2 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观29-31
  • 2.1.3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明观31-32
  • 2.1.4 列宁的社会主义和谐观32-33
  • 2.2 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社会层面33-39
  • 2.2.1 列宁的社会主义自由观33-34
  • 2.2.2 列宁的社会主义平等观34-36
  • 2.2.3 列宁的社会主义公正观36-37
  • 2.2.4 列宁的社会主义法治观37-39
  • 2.3 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公民层面39-43
  • 2.3.1 列宁的社会主义爱国观39-40
  • 2.3.2 列宁的社会主义敬业观40-41
  • 2.3.3 列宁的社会主义诚信观41
  • 2.3.4 列宁的社会主义友善观41-43
  • 第3章 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意义43-50
  • 3.1 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理论意义43-46
  • 3.1.1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新境界43-44
  • 3.1.2 为当时俄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指引了方向44-45
  • 3.1.3 为中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45-46
  • 3.2 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现实意义46-50
  • 3.2.1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46-47
  • 3.2.2 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47-48
  • 3.2.3 切实提高广大公民的基本素质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5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4


本文编号:912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12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3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